中捷縫紉機公司走民族品牌國際化之路
- 本報訊“既然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紡織、服裝和鞋帽,那么,與這些產業有著密切關系的縫紉機行業就是朝陽產業。”這是27日晚,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室進行的一場題為“對話蔡開堅——中捷的國際化之路”的對話時,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開堅說的一番話。
據介紹,中捷創建10年來,已累計 生產工業縫紉機100余萬臺,用戶遍及全國各地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總資產已達8億多元。該公司注重培育中國民族特色品牌和實施國際化戰略,選擇的是一種“國內生產、大進大出”的模式,并制定了“五步法”策略 主動為國際知名品牌做貼牌生產,藉以提高制造水平;借力“洋教頭”迅速提升科技水平;“聯姻”世界名企管理,躍上新臺階;收購外資或外國公司,反向貼牌生產;做強中捷品牌,促進民族品牌的國際化。目前已成功推行了前三步。該公司與德國百福縫紉機公司于2003年在上海共同成立了百福中捷公司,被專家認為是其實施國際化戰略所邁出的最關鍵、最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