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進入整合期
毋啟良:高級經濟師,現任國家服裝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服裝設計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服裝集團公司總經濟師。對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及走勢頗有研究。
色彩繽紛的霓虹燈在閃爍,靚麗俏美的模特在走臺……
3月中旬,毋啟良來到沈陽五愛服裝城,參加“05年春季服裝品牌推廣展銷會”,這位服裝行業的資深專家,談起服裝來話語滔滔。“穿衣打扮是全人類的行為,是世界共同語言最多的交流載體……”毋啟良開門見山地說,“服裝和配套產品是世界級的特殊產品,它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是保暖御寒、美化人體和標識個人社會地位的統一體。”
毋啟良認為,服裝是個大產業,以服裝為龍頭組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鏈,比如其前端有紡織業、印染業,后面有服飾和首飾行業等,其成員大概有上百個行業,在我國已有七八千萬人參與其中。我國服裝產業經過初步振興,從1994年起,連續奪得服裝產量、服裝出口量和服裝創匯額三項“世界冠軍”,產品覆蓋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服裝業形成了城市企業、鄉鎮企業、三資企業三大“野戰軍”,目前已進入一個“整合社會資源,名牌走向世界”的歷史新階段。
在談到對東北地區和沈陽服裝市場的看法時,毋啟良肯定地說。服裝市場活躍發展程度,標志著一個城市或地區的文明及經濟發展水平。沈陽五愛服裝城總經營面積達6萬平方米,每天客流量達20萬人次,常年進場服裝廠商達6300多戶,在東北服裝市場首屈一指。特別是服裝城多年舉辦春、秋服裝品牌推介會,強化了服裝城的品牌吸納、輻射功能,更重要的是,這將直接提升這個市場和城市在全國服裝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