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車異軍突起唱主角
一般來說,每年春節前一個月到春節后兩個月是縫制設備產品的第一個銷售旺季。今年的這個旺季比往年來得稍微晚了一些。2005年元月下旬,沉寂多時的市場才開始復蘇,春節過后各地市場明顯升溫。截至2月底,市場雖然遠沒有2004年同期那么火暴,但一些產品還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與年前眾多商家的預測相吻合,今年年初縫制設備市場的旺季相對“溫和”,電腦車(單剪線和三自動平縫機)異軍突起成為市場的主角,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各地市場都出現了斷貨的情況。
2月24日,筆者在杭州祥盛縫紉機有限公司采訪時,與張柏成總經理的會談不時被服裝企業催貨的電話打斷。浙江秋水伊人服飾有限公司向祥盛公司訂購了300臺“中捷”牌電腦平車,由于廠家貨源供應不足,才交付了幾十臺,客戶一直在催貨。當天下午,筆者隨張總趕赴秋水伊人公司,張總親自向客戶解釋供貨不及時的原因,并在與中捷公司溝通后當場向秋水伊人公司負責人保證今后幾天每天有50臺機器到位。第二天,張總干脆親自驅車前往中捷公司“搶貨”去了。
據張柏成介紹,祥盛公司今年頭兩個月已銷售電腦平車3 000多臺,超過去年全年的銷量。張總說:“如果貨源充足,5 000臺都賣掉了。”張總預計公司今年電腦平車的銷量將超過10 000臺。由于電腦平車取代普通平車成為市場主角,致使祥盛公司今年頭兩個月的縫紉機銷量雖然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但銷售額卻超過去年同期。
由于電腦車具有省電、省工、性能好、環保等特點,且性價比優勢明顯,因此備受用戶青睞,驟然成為今年縫制設備市場的緊俏產品。這種情況在備受民工荒和電荒困擾的南部、東部沿海地區尤為突出。
據筆者調查,今年年初其他地區的市場情況也和杭州市場一樣,雖然往年的主力機型普通平車的銷售勢頭不是很好,但市場總體上還是呈旺銷勢頭。上海三代紡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月琴告訴筆者,該公司代理的通宇電腦平車銷售勢頭非常好。廣東博羅縫制設備經銷商徐志勇總經理說,今年頭兩個月縫紉機的銷量相當于2004年同期七成。他說由于當地針織服裝的快速發展,他代理的包縫機都脫銷了,雙針車和繃縫機等產品也在熱賣之中。
旺季也是生產企業最繁忙的時候。不少企業年前備下的貨都已脫銷,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生產。2月26日,筆者在標準工業集團常熟福山服裝機械有限公司(常熟市臺板廠)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情景:工廠機器轟鳴,開足了馬力生產;要貨的大卡車在廠區大道上排起了隊。據總經理范建東介紹,公司生產的臺板機架已供不應求。福山公司雖然在2004年底做了6萬套臺板機架的庫存,是歷年備貨量最多的,但仍然不能滿足旺季市場相對集中的需要。
雖然沿海地區服裝企業受電荒和民工荒的影響,開工不足,新增設備數量有限,但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中西部地區服裝業的快速崛起使國內縫制設備市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據悉,今年旺季的另一個特點是中西部地區市場交易活躍、銷量大增。福山公司總經理范建東說今年頭兩個月武漢地區臺板機架的銷量已相當于2003年全年的總銷量。
杭州搜銀縫紉機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衛東認為今年縫制設備市場將比較平穩,不會出現2004年大熱大冷的異常情況。他分析道,面對持續的民工荒,服裝企業的招工觀念已開始改變,不再強調非熟練工不可,而是將要求降低,愿意投入培訓。縫紉工短缺形勢的緩解將使服裝企業對縫制設備保持均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