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品全球遇紅燈
- 歐盟女發言人漢森上周末在新聞通氣會上說,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將在會議上就“對中國紡織產品采取特保措施的方針”進行說明。所謂“特保”措施,是指在遇到某類產品進口激增的情況時,國家或經濟體可以采取一些緊急的貿易限制措施。
在今年初,歐洲紡織業已經強烈要求歐盟對中國紡織品進口實行限制。在此之前,歐盟取消了對中國紡織品貿易的配額。
不過曼德爾森認為,由于今年1月1日以來歐盟進口紡織品和服裝的確切數據尚未出爐,現在就對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會對歐盟紡織業帶來何種影響作出判斷還為時過早。
盡管如此,來自歐盟內部的壓力還是迫使歐盟委員會決定,在明日的例會上討論歐盟25國將采取何種立場對中國的紡織品進口設限。
歐盟一官員透露,這將是紡織品貿易配額今年年初取消后,歐盟委員會首次討論如何對中國紡織品進口采取可能的限制措施。
由于出自對亞洲低價服裝大量涌入的擔心,歐盟針對發展中國家減少進口壁壘的貿易改革方案也遭到延后實行。
該方案是為了援助受海嘯打擊的東南亞國家而緊急啟動的,原本定于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但歐盟內部至今仍未就此事達成一致。其中,來自服飾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反對浪潮最大,它們強烈號召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紡織品進口進行限制。
實際上,歐盟之外的土耳其等國已經對中國某些類別的服裝實行了保護性配額制。行業觀察家認為,對中國進口服裝實行保護性配額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根據協議,保護性配額可要求中國今年服裝出口增幅不超過7.5%。
但由于保護性配額制在2008年以后將取消,而且之前配額需每年確定一次,許多分析師估計,最終的結果是全球服裝貿易市場仍將是中國占據大半天下。
其實市場此前已普遍料到,隨著歐美服裝進口配額制于去年12月31日到期,從今年起中國對歐美國家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會急劇增加。實行了數十年的配額制一直限制著中國和印度等制造業大國的出口規模。
據中國海關方面公布的2月份中國服裝出口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對美出口服裝較上年同期增加147%,達到6.5億美元,對歐盟服裝出口則增長了188%,達到7.83億美元。
美進口中國紡織品激增
自今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和服裝貿易配額制被取消以來,美國服裝和紡織品進口急劇增加,尤其是從中國的進口顯著增加,引起了美國有關各方的關注。
美國商務部4月1日宣布,今年前3個月,中國輸美紡織品和服裝較上年同期增長62%,達到28.6億平方米。其中,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棉織襯衫和褲子分別達到7830萬件和7410萬條,同比分別增長1258%和1521%。
而據高盛公司最近對生產商和零售商所作的調查顯示,配額制取消后的兩年內,中國在美國進口服裝市場的占有率將增至20%-40%,隨后還將進一步增加到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