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趕超“意大利制造”
- “品牌”二字在服裝業是被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但是中國服裝業究竟是否該定位于原創品牌、中國服裝業能否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品牌,多年來一直是困擾行業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而在“后配額”時代,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地擺在了中國服裝行業的面前——
“‘意大利制造’之所以在全球服裝行業有那么高的地位,是因為依靠品牌提升了價值。‘中國制造’在品牌打造方面還處在初級階段,如何提升其價值和形象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近日,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大鵬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道。
原創品牌奮起抗“洋”
“我建議大家多關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的一個詞,就是‘原創品牌’!”3月27日下午,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2005’中國(北京)國際服裝博覽會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說。
而在不久前結束的“九牧王”杯全國服裝職業制作工技能大賽上,蔣衡杰也指出:“現代化經濟的競爭已經開始從產品競爭的時代轉入到品牌競爭的時代。中國服裝企業正在逐漸跳出惡性價格競爭的怪圈,開始關注品牌建設和實際研發,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其主要表現為追求產品的差異化和自主原創品牌的創建。”
蔣衡杰說這番話的用意無疑是試圖引導和激勵業界。因為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近兩年,隨著關稅壁壘的打破,更多國外服裝品牌大量涌入。國內不少城市的主要商場調高定位,實現品牌的“全洋化”,許多國產品牌被迫撤出。
“中國加入WTO之后,國際知名服裝品牌不斷擠壓國產品牌服裝的生存空間,這是這兩年全行業所面臨的嚴峻現實!”九牧王(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聰穎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
但是他同時表示:“事在人為!只要堅守品質、不斷創新求變,國產品牌也能做龍頭。”
林聰穎告訴記者,在不少國產品牌紛紛從大型商場撤柜的情況下,九牧王專賣工作的開展卻頗為順利。不少商場聽說九牧王要進入,都主動將最好的褲柜留給九牧王,也有一些剛剛發展非常有實力的商場主動邀請九牧王進駐。
記者拿到一份來自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資料,這份資料顯示:2004年,九牧王西褲連續第五年獲得行業第一,在市場綜合占有率、市場銷售份額和市場覆蓋面三項數據上在行業里具有壓倒性優勢,是第二名品牌的兩倍。
“坦率地說,我們的壓力也很大!”他繼續說道,“今年的北京國際時裝周不像往年那樣分為‘國內區’和‘國際區’,中國品牌與外國品牌真的可以說是‘短兵相接’。關稅在不斷下降,中國的服裝品牌最多只有兩三年的品牌整合期。”
“中國制造”需要提升設計能力
“這么多年了,我們一直為服裝行業的設計問題撓頭。”蔣衡杰表示。
回顧意大利時裝躋身全球時尚前沿的歷程不難發現,它是“加工基礎帶動設計領先”的一個實證。
早年的意大利時裝與法國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但重要的是,它以品質著稱,從給法國品牌做加工開始,逐步跟上世界潮流,出現了瓦倫蒂諾等一批設計大師,最終將意大利時裝推向世界。無獨有偶,日本作為誕生世界級服裝設計大師的惟一亞洲國家,大師的形成期也出現在整個國內產業基礎高度發展之后。
紐約時裝周創始人芬·麥奈斯女士是在國際時尚領域享有盛名的人物,北京時裝周期間,她應邀來中國“布道”。
“中國必須培養年輕的、有創造力的設計師,加強設計院的建設,引進更先進的設計人才,從而拉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芬·麥奈斯女士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