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查出含致癌物質服裝長期穿用易損害肝腎
- 其中兩份樣品聯苯胺含量分別超出國家標準值190倍和41倍
國際在線消息:自食品被頻頻爆出含有致癌物蘇丹紅一號后,昨天,廣州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對20家企業的服裝送檢樣品檢驗時,發現有2%的樣品含有高致癌性物質聯苯胺(已知23種可致癌的芳香胺中致癌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其中兩份樣品分別超出國家標準限定值190倍和41倍。
專家表示,潛在服裝中的聯苯胺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主要會導致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等。
兩成送檢樣品含聯苯胺
昨天,記者從廣東省質監局官方網站得知一條消息稱,截止目前,廣州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受理全國20家企業要求按《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檢驗的申請,共檢樣品1051份,結果表明2%的送檢樣品含有高致癌性物質聯苯胺。
隨后,記者致電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即廣州市紡織纖維檢驗所)辦公室,一女士在電話證實,并表示不方便透露哪20家企業或哪些品牌服裝檢出聯苯胺。
聯苯胺當作染料劑使用
“服裝中含有聯苯胺等化學物品,在業界已是公開秘密”,昨天,一家知名品牌服裝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不少服裝公司為提高服裝審美感,喜歡賦予服裝更加艷麗色彩和優異的性能,在加工生產過程中的紡絲、紡紗、織補和印染等工序使用各種染料、染整助劑。
據介紹,用于服裝的染料絕大多數是從煤焦油中提取的芳香胺中合成的,而聯苯胺與亞硝酸反應生成重氮鹽,此鹽與酚類或芳香胺類化合物偶聯,可得到多種偶氮染料。因此,一些企業喜歡選用芳香胺與聯苯胺一起使用。
長期穿用容易損害肝腎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鄭建仙說,聯苯胺是一種化學物質,毒性極強,如果經常穿著含有聯苯胺的衣服,其固體和蒸氣都能通過皮膚迅速進入體內,引起惡心、嘔吐,損害肝和腎臟。
同時,一些科學家發現,有害染料可通過服裝等紡織品沾染到消費者皮膚或進入體內,特別是那些喜歡咬嚼衣服的嬰幼兒更容易隨唾液將有害染料吞入體內。
國家新標準明年起執行
今年1月1日,我國首個紡織品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03)正式施行,首次將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即常說的偶氮染料)列入監控范圍,實施過渡期為1年,按句話說,今年1月1日前生產的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繼續銷售,明年1月1日起禁止銷售。
此外,規范中還明確指出,根據不同類別的紡織產品,對甲醛、pH值、色牢度分別提出限量要求,任何類別的紡織產品都不得有異味和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什么是聯苯胺?
聯苯胺是芳香胺中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聯苯胺的化學性質與苯胺類似,它與亞硝酸反應生成重氮鹽,此鹽與酚類或芳香胺類化合物偶聯,可得到多種偶氮染料。聯苯胺曾是染料工業的重要中間體,毒性很強,聯苯胺及它的鹽都是致癌物質。
據資料表明,19世紀,各國職業性接觸芳香胺引起膀胱癌人數達3000多人;1905年,德國衛生部門發現使用品紅、金胺和萘胺等染料的人群膀胱癌發病率明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