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3.1%
- 世界銀行首次選擇在中國發(fā)布其年度報告《2005年全球發(fā)展金融》。這份報告預測,全球增長率在2005年將放緩至3.1%,原因是美國利率提高、財政緊縮以及歐元實際有效升值25%的影響。
報告認為,東亞地區(qū)預計在2005、2006兩年期間出現(xiàn)增速放緩,但增速只會分別降至7.4%和6.9%。高石油價格推動了俄羅斯的增長,促進了東歐、中亞的經濟發(fā)展,該區(qū)域的增速在2005年預計為5.5%,2006年則預計為4.9%。
該報告提出,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達到3.8%,為4年來最快。但全球增長態(tài)勢已達到峰頂,由于全球失衡狀態(tài)不斷膨脹,尤其是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高達6660億美元,發(fā)展中國家的收益很容易受到與調整相關的風險的影響。另外,全球仍存在著經濟滑坡的很大風險,如果各國中央銀行積累美元的速度降低,投資者風險偏好程度減弱,或者通貨膨脹上升的壓力超過預期水平,那么將會導致利率的升幅超過預期水平,引起比預期更為嚴重的經濟減速,甚至出現(xiàn)全球性的衰退。
針對如何才能化解上述風險,世行報告從3個方面提出應對之策:美國進一步緊縮貨幣和財政政策、歐洲放松貨幣政策以及一些亞洲貨幣在有管理狀態(tài)下進行升值。這些政策將通過緩解全球失衡、擴大對美元的需求以及降低發(fā)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壓力等手段,來減少美元急劇貶值或者利率快速提高的可能性。雖然各方協(xié)調作出反應是最理想的,但世行認為即使是單方面采用這些政策措施,仍對于各類經濟體相當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