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服裝企業借海博會孕育服裝產業商機
距第八屆海博會正式開幕僅有幾天時間,本屆海博會不僅會展地點與往屆出現改變,改在亞洲最大的石獅服裝城開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細心的人將會發現,石獅服裝企業參展產品的內涵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新概念服裝“風流”亮相
科技新產品的玉米纖維、大豆蛋白纖維、超細海島纖維面料的服裝,T恤、童裝、夾克、風衣、泳裝、襯衫、裙裝等系列內、外裝將在本屆海博會上風流亮相,一展傳統服裝產業經過高科技嫁接的最新成果。當世人還停留在科技發明的資訊時,敢為天下先的石獅人便將這些超前的服裝作為服裝產業的戰略突破口,在本屆海博會上吹響正式推向市場的沖鋒號。
新型特種纖維面料服裝,以其吸濕排汗性能佳、透氣性能好、既挺又具有良好的親膚性,是真正的環保型服裝,被科技界和服裝界稱之為21世紀的服裝,其全面超過棉纖維、化學纖維物理性能的成衣,將在本世紀內大行其道。我市服裝企業都將從不同的側面在展會中展示新型功能性面料服裝的新風采,新概念服裝流行之風將從海博會吹向中國市場,吹向全球服裝市場。
石獅企業“高攀附會”
平心而論,新概念服裝并非起源于石獅,而是出自于像世界上最大化學纖維帝國企業美國杜邦這樣的老牌公司之手。由于人工制造成本的原因,發達國家在成衣制造方面遜于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上、下游的生產合作伙伴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具有敏銳的市場機會捕捉能力的石獅企業家“高攀附會”,搶先對接世界服裝市場的歷史機遇,大帝集團與意大利柯萊斯公司的技術合作、蓋奇與美國杜邦的間接合作,中國臺灣石寬公司也加入了合作的隊伍,石獅的中型服裝企業與國際上頂級紡織化工集團聯手,優勢互補,使本屆海博會不僅成為傳統服裝內外貿的平臺,也是石獅最先向世界展示新概念服裝廣闊前景的第一個大窗口。
去年,PTT纖維之熱在全國興起,有關PTT纖維面料的文章頻頻見于媒體報端,業界PTT服裝和面料的討論會、研究會十分熱門。全國一下冒出20多家聲稱生產PTT服裝的公司,實際上這些服裝生產企業均停留在樣品服裝階段,尚未達到規模性生產階段。介入PTT服裝生產最早的石獅蓋奇公司,雖然已有國內外大牌服裝公司200萬件(套)的意向性定單,但由于原材料的PTT纖維面料全球性緊張,難以如愿以償地在年內完成。全球第二家、中國第一家杜邦授權專利技術的PTT纖維生產由本地紡織板塊的海天公司承擔,石獅服裝企業作為上下游配套的緊密合作伙伴,在大規模的成衣制造的原材料供應上比其他地方更有保證。石獅服裝業,已經具備了跟上國際服裝產業發展的內在因素。
傳統產業在“張揚”中發展
石獅紡織服裝企業開發高新面料服裝,體現出了豐富的經濟內涵。按國家中小企業劃分標準暫行規定: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很顯然,石獅的服裝企業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中小型企業,能與國際頂級的集團合作,說明了我市服裝企業已有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優勢,這開創了中小企業與大跨國公司合作的新模式。
石獅企業在與國際公司的“高攀附會”中,收獲了紡織服裝科技的前沿知識和信息,開拓了石獅企業家的視野,也使企業管理逐漸接近現代化要求和縮短與世界水平的距離,提升了企業的素質和品味;石獅服裝企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先期介入仍處在市場萌芽狀態中的新概念型服裝市場生產與推廣,尋找到了新的替代產品,高科技和傳統產業的有機結合,顯示出了石獅企業家敢于捕捉市場機會的膽略和能力;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石獅品牌服裝企業,優先發展高端服裝的研究,很容易拉開與普通服裝企業的檔次距離,實現石獅服裝企業的歷史性跨越,又在市場戰略上控制了制高點;在傳統服裝市場中,用競爭慘烈的字眼并不過份,但在高端產品市場方面,處在金字塔端的高層次頂端企業并不多,把主戰場移至對手不多、在市場壓力相對較輕的層面上參與市場競爭,擺脫了長期不能處于市場上風的局面,是石獅服裝業具有良好前景的產業發展突破口。這才是石獅傳統服裝業產業升級,是創新的改革,是石獅服裝業最光明的可持續發展之途。
盡管石獅的企業家作好雖敗猶榮的心理準備,但和以前相比,石獅的企業家更加成熟了,企業更加壯大了,抗風險意識和能力更強了,堅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創新運作模式,一定能取得成功。可以說,第八屆海博會,孕育著石獅服裝板塊新的騰飛。
中小企業有了“大舞臺”
這次海博覽還是中小企業大展拳腳的舞臺。彭田一家企業老板告訴記者,“過去難有機會參展,這次海博會首次在服裝城舉行,我們的休閑服裝終于可以整體推出,有了展示的大舞臺了”。
海博會成為提升石獅紡織服裝品牌內涵、構筑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對接與交流的重要平臺,是眾多企業看好的一個展示和發展窗口,我市的中小企業如何借這股“東風”,融入大市場,取得大發展?石獅市部分企業和有關部門認為:整合資源優勢,發揮整體效益,以“聯合艦隊”態勢進軍海博會。
過去,石獅一些小企業無緣參加這樣的盛會,即使有幸參加,也是零零碎碎,缺少規范,沒有取得“拳頭效益”,也浪費了這一寶貴的資源。去年以來,石獅市有關部門和鎮辦早準備、早宣傳、早籌劃,鼓勵廣大中小企業積極參展,充分利用海博會這一“跳板”,交流信息,捕捉商情,提升形象,擴大影響。
據悉,這次海博會設立多個展位多個系列,為中小企業參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各中小企業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適的舞臺。去年,蚶江鎮、靈秀鎮分別榮獲“中國西褲名鎮”和“中國運動休閑服裝名鎮”稱號,進一步夯實了“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產業基礎。祥芝的漂染、寶蓋的小五金、錦尚的工藝等借海博會“東風”,整體推出,握緊“拳頭”打響品牌戰,一改過去各自為政、難成氣候的局面。
石獅是休閑服裝名城,休閑產品行業競爭實力不斷提升,行業總體規模、技術和知名度飛速發展,石獅及周邊板塊區域涌現了一批著名休閑品牌。前兩屆海博會將“休閑”主題融入海博會,使以“休閑”為特色的“閩派”服裝嶄露頭角。
十雙筷子抱成團。眾多中小企業生產的休閑服裝產品將在本屆海博會上重新“包裝”,賦予其新的內涵。在展覽、配套活動、宣傳推廣等方面進一步豐富深化了“休閑”主題,將休閑服裝以整體的、系列的形勢重磅推出,從而達到與國內甚至與國際休閑服裝相融合。同時,海博會上一系列的推介活動,將進一步引領休閑時尚潮流,促進石獅休閑服裝產業升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小企業組成“聯合艦隊”進軍海博會,反映了在新的形勢下,廣大中小企業主整合資源闖市場的現代化經營意識。
“時尚”里孕育著巨大商機
本屆海博會將以“展示服裝名城新風采、深化休閑時尚新主題”為宗旨,融合石獅服裝城獨特的商業元素,凸顯“規模、專業、休閑、時尚”四大主題,并將舉辦“名牌展覽、名家論壇、名模大賽、名店展示、名企合作、名師展演”等系列活動。
本屆博覽會“四區一館”展覽規模將達到創紀錄的20萬平方米,共有3000多個展位(展示店),是全國展館面積最大的專業展會。主展區將設在新落成的石獅服裝城,并將繼續設立面料市場、輔料市場分展區。
參展產品包括服裝、服飾,流行面輔料、家用紡織品,制衣設備、紡織機械及配件,紡織服裝軟件、服裝科技及產品,服裝圖書、服裝網絡資訊、服裝CAD/CAM、電子商務等。目前共有來自國際國內的數百多家品牌企業進駐服裝城,“四區一館”全面爆滿。
通過名牌展覽、名家論壇、名模大賽、名店展示、名企座談、名師作品秀等相關活動,突出石獅作為“閩派”服裝發源地和集散地的地位。
突出對臺特色,展示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形象。本屆展會將設置臺灣館,繼續促進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業交流與對接。
產業鏈互動,內外貿并舉。以石獅市為中心的福建服裝板塊,形成了一條以服裝加工生產為核心,涵蓋紡織、漂染、成衣加工生產、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紡織的完善產業鏈。時尚里孕育著商機,在時尚里捕獲巨大的商機,這是一大亮點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