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鐵產業政策推出看鋼材市場后市
- 4月2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最近鋼材市場風生水起,國家宏觀調控逐漸加大實施力度,這次《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推出將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風暴推到了頂點,勢必對后期鋼材市場價格走勢產生明顯的影響。
政策影響分析
一、加強規劃引導
面對國際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的形勢和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根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原則,修訂鋼鐵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目標是及時調整戰略布局,引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主要措施:一方面,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扶優汰劣。如鼓勵增加板管等高附加值短缺鋼材的供給能力,限制發展能力已經過剩、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長線等品種,降低資源消耗,實現清潔化生產。另一方面,加強市場信息引導。如加強對國內鋼鐵工業發展形勢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市場信息發布制度,及時發布鋼鐵產品、鐵礦石、焦煤等重要原燃料市場供需狀況、生產能力及價格變化等方面的信息,引導地方和企業的投資方向。
二、嚴格市場準入
為保證技術的先進性和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實現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嚴格市場準入條件。鋼鐵投資建設項目的最低條件暫定為:
(一)燒結機使用面積達到180平米以上、焦爐炭化室高度達到4.3米及以上,高爐容積達到1000立米及以上、轉爐容積達到100噸及以上、電爐達到60噸及以上。
(二)高爐必須同步配套建設煤粉噴吹裝置、爐前粉塵捕集裝置,大型高爐要配置建設余壓發電裝置;焦爐必須同步配套建設干熄焦、裝煤、推焦除塵裝置;轉爐必須同步配套建設轉爐煤氣回收裝置;電爐必須配套煙塵回收裝置。
(三)新建鋼鐵聯合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低于0.7噸標煤,噸鋼耗新水低于6噸,符合清潔生產要求,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到環保標準要求。
(四)礦石、焦炭、供水、交通運輸等外部條件要具備并落實。
對達不到上述條件的,一律不得批準建設。對按規定程序批準并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要按照上述條件積極進行調整。現有生產企業要通過技術進步、提高裝備水平逐步達到上述條件。
當前鋼鐵生產能力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家和各地原則上不再批準新建鋼鐵聯合企業和獨立煉鐵廠、煉鋼廠項目,確有必要的必須經過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準入條件充分論證和綜合平衡后報國務院審批。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項目化整為零、越權、違規審批鋼鐵項目,對違反規定的,依法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對生產“地條鋼”的,要依法嚴厲打擊。要加強對外商投資方向的指導和引導。
三、強化環境執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現有鋼鐵生產企業執行環保標準情況的監督檢查。環保總局要定期發布環保不達標鋼鐵生產企業名單。對達不到排放標準或超過排污總量指標的鋼鐵生產企業實行限期治理,在限期治理期間,按照達標排放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下達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限產限排,限期治理不合格的要給予停產處理。對未按法定程序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在建的一律停建,投產的一律停產,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四、加強土地管理
新建、擴建(改建)鋼鐵企業用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用地規模必須符合國家頒布的《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的規定;涉及占用農用地和征用農民集體土地的,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權限,履行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用審批手續。
五、改進信貸管理
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加強“窗口”指導;銀監會要加強監管督促金融機構控制信貸風險;金融機構要增強風險意識,強化信貸審核。對于符合產業政策和各項市場準入條件的鋼鐵企業和建設項目,要繼續給予積極支持;對于盲目投資、低水平擴張、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以及未按規定程序審批項目,一律不得貸款,己發生貸款的要采取適當方式予以糾正。
為抑制盲目投資和增加投資者對其投資行為承擔必要的風險,國務院己決定從2004年4月25日起,對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以及以上。
六、推進技術進步
繼續推行高爐精料方針,提高高爐噴煤比;推廣應用鐵水三脫預處理工藝,提高鋼水質量和轉爐作業效率;采用干熄焦、搗固焦、高爐余壓發電、高效連鑄、蓄熱式加熱爐等節能技術。跟蹤開發國際冶金前沿技術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采用世界先進技術提高我國鋼鐵工業裝備水平。鋼鐵工業要在低消耗、污染少、高產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中有所突破。
七、調整工業結構
在工業布局結構方面,將支持沿海、沿江,資源、能源、水運條件好的區域內現有大型鋼鐵企業的發展,促進生產能力向這些地區轉移。對涉及行業布局調整的大企業搬遷,東北等老工業基地鋼鐵企業的改革、改組、改造等問題,國家也將給予重點支持。
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重點支持板材類產品的發展。去年我國進口的3717萬噸鋼材中,板材類產品接近90%,主要是冷軋薄板、鍍鋅板、不銹鋼板、冷軋硅鋼片、熱軋薄板等高附加值產品。國家將支持條件較好的大型企業發展這些國內短缺的產品,以提高國內市場的自給率。
八、推進資產重組
近10年來,在國際鋼鐵業不很景氣的情況下,世界主要產鋼國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其主要特點:一是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大型跨國公司,實現專業化分工和資源的合理配置;二是鋼鐵發達國家重點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三是跨國公司在輸出產品和技術的同時更加注意資本的輸出,爭相在鋼材凈進口國家和地區合資和獨資建廠,以擴大市場份額。在中國已經形成的國內市場國際化的環境下,我們的鋼鐵企業應借鑒這些好的做法,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實現鋼鐵工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
九、促進特鋼產業發展
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產品、工藝、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逐步形成特鋼的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集團。加大科技進步的力度,抓住振興機械制造業的有利時機,促進特鋼產業的發展。國家將支持融熔還原技術的開發,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開發利用海外的鉻礦、鎳礦等礦產資源,建立穩定的原料基地。
十、加強國際合作
在世界貿易組織的總框架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堅持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方針,廣泛開展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支持鋼鐵企業與國外鐵礦供應商建立長期供礦關系,支持有條件的鋼鐵企業在海外投資辦礦,積極穩妥地發展海外鐵礦資源基地,逐步建立和提高資源的安全保障能力。也歡迎國際友人投資參與中國鋼鐵業的技術改造、合作辦廠、共同開發新品種新技術等多種形式的合作。
后期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當前,由于市場受政策調控影響,各類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