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發首飾財 當心“洗澡”洗出黃金來!
- 4月24日下午,聽說廣場南口清洗首飾一次兩元,師女士立即拿著自己一條“沉睡”多月的金項鏈,準備清洗。老板很是爽快,告訴她立等可取。據師女士說老板先是將項鏈墜,在氧焰上高溫焊牢,接著便把項鏈放入一盆綠色的液體里,用小刷子不斷地刷洗。大約20分鐘后,項鏈洗好了。“接過項鏈我覺得輕了好多。讓老板稱重量,結果只剩9.4克,比原來的少了2.5克。”隨后,師女士把11.9克重的項鏈發票放到老板眼前時,他沒法爭辯了,答應賠償。
“可老板確只給了我130元打發了事。這根本不夠2.5克黃金的價錢。”師女士氣憤地說著。據了解,按照行業規定,貴重金屬的清洗可以使用鹽酸溶液,該經營者卻在使用的鹽酸中加入硝酸,經過高溫燒烤的黃金放入此急劇腐蝕性的溶液浸泡20分鐘后,黃金就在不知不覺中溶解了。之后,經營者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黃金提煉出來牟取暴利。工商部門的調查發現,原來金店的店主在清洗飾品過程中使用了飾品“瘦身術”:用一種對黃金具有腐蝕性的硝酸溶液進行浸泡,飾品就好像被剝落了一層皮,自然就少了許多。此后,店主又對溶液進行提煉,使“隱身”的黃金重新還原,從中牟利。用這招的原因主要是受利益驅使,清洗完首飾后,再對清洗液進行回收提煉,可以使溶進溶劑的金離子還原。據店老板李某交待:他先將項鏈和戒指放入硝酸和鹽酸的混合液中浸5至8分鐘,金子就溶解在這種混合藥水里。隨后,把溶解了金子的藥水溶液倒進裝有自來水的容器里稀釋,再放入一種叫“無水亞”的藥粉,金子就自然沉到容器底部,之后把自來水倒掉用火加熱,金子就凝結起來。
清洗首飾請注意
于首飾清洗中的騙局比較隱蔽,顧客即使就在現場也可能全然不知。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對貴重首飾進行清洗時,一要選擇正規的首飾店,最好是去一些規模大、信譽比較好的場所,或者是查看一下首飾店的資質證明和營業執照;二是在清洗前最好了解自己首飾的確切重量,并將重量記錄下來,加工后要及時去其他部門再稱量。在清洗首飾時,如果溶液中發出刺鼻性氣味,即是“王水”,切記小心,以免吃虧;三是在繳納費用后一定索要票據。如果發現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