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服裝業謀劃由“大”變“強”
- 省經貿委、省服裝協會今天在太倉聯合召開江蘇服裝行業“十一五”發展研討暨省服裝行業工作會議,面對世界紡織品服裝貿易進入后配額時代,分析江蘇省服裝業面臨的形勢,研討“十一五”期間全省服裝行業的發展戰略。李全林副省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全省服裝業發展迅速。2004年全省服裝產量達17億件,居全國第三位;出口達86.87億美元,占全省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總量的56.6%%。今年1月1日,國際紡織品貿易一體化如期實施,中國紡織服裝出口步入后配額時代。配額體制的結束使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生產、營銷能力得以完全釋放,有利于我國獲得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但是特保、反傾銷等貿易保護主義將長期困擾紡織服裝出口。針對這一情況,李全林講話強調,全省紡織服裝行業要搶抓機遇,積極應對,著力推進名牌化、規模化、信息化、國際化戰略,努力使江蘇由服裝大省成為服裝強省。
第一,加快提升行業競爭能力。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構建和完善休閑服、羽絨服、西服、襯衫等系列產品為特征的產業鏈。進一步優化企業結構。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聯動開發、南北呼應、滾動發展,創建一批名牌主導、主業突出、分工協作、配套完整的服裝產業群。 第二,大力促進服裝企業提高管理水平。以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過程、營銷過程和管理過程,提高對全球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和市場細分能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市場培育,積極開拓多元化市場。
第三,加大推進名牌戰略的力度。充分汲取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優秀的文化和藝術元素,加強服裝設計的創新力度,提高服裝產品附加值。
第四,加大推進行業自律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