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紡織品發出最后通牒
- 歐盟昨天警告中國,要求北京限制其紡織品出口,以免歐盟對華實施臨時制裁。美國已在上周五作出決定,重新對中國三類服裝出口產品施加進口配額。歐盟說,中國紡織品涌入已導致歐洲廠商“生產、贏利和就業狀況嚴重惡化”
拉斐爾-曼代(Raphael Minder)布魯塞爾報道
歐盟昨天對中國發出最后警告,要求中國限制其紡織品出口,以免歐盟對中國兩類出口實施臨時制裁。這兩類產品可能導致歐盟生產商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
歐盟發出警告之前,美國于上周五做出決定,重新對中國三類服裝出口產品施加進口配額。
不過,歐盟貿易專員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承認,歐盟擔心美國的制裁可能導致中國更多的出口轉向歐洲。但他堅持認為,歐盟當局和美國政府在應對中國出口的問題上沒有彼此協調。自今年1月紡織品配額在全球范圍取消之后,中國出口猛增。
“美國的反應既不會給我壯膽,也不會讓我受到約束,”曼德爾森表示,“我們面對的情形顯然十分相似,但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運行條件不同。”
歐盟委員會昨天表示,中國T恤和亞麻紗線出口猛增,已導致歐洲生產商“在生產、贏利能力和就業方面出現嚴重惡化”。如果中國不馬上采取行動限制出口,那么將證明歐盟采取保護措施是正當的。
這兩類可能在年內面臨限制的中國紡織品,在歐盟委員會上月對9類產品的調查范圍之內。曼德爾森已受到來自法國、意大利和其它五個國家的強大壓力,它們要求對中國出口品采取緊急措施。
但有關中國服裝的爭論已在歐盟25個成員國造成分化。瑞典等國警告說,制裁將發出一個信號,有損害歐盟自由貿易的承諾,而歐盟此刻應在世貿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中起先鋒作用。
曼德爾森指出,對更廉價的中國服裝實施制裁,可能令歐洲消費者和零售商遭受損失。他表示,他仍希望同中國當局“取得共識”。“我需要通盤考慮失業和破產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考慮某些產業,”他說,“保護措施不是單向的。”
曼德爾森昨天警告,不要根據第一季度貿易數據妄下結論,認為中國不愿主動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出口。
“我認為,對越來越大的壓力,以及對我們采取行動的必要性,中國方面是非常理解的”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