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革服裝含有致癌物 進出口服裝有毒染料問題受關注
- 進出口服裝中的偶氮染料超標一直受到關注,這一染料的超標將有可能致癌。浙江檢驗檢疫局日前查獲的近3000件羊皮革服裝中偶氮染料超標。
紡織品、服裝在印染工藝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合成染料是偶氮染料(含有偶氮基的染料),用偶氮染料染色的紡織品,在與人體長期作用中可能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在特殊條件下能分解產生20種致癌芳香胺,經過活化作用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引起病變和誘發癌癥。
自2002年9月歐盟發布禁用有致癌作用的含偶氮染料禁令以來,歐盟不斷發出指令,要求在紡織品和皮革制品的染色過程中,全面禁止使用“藍色著色劑”,同時禁止使用該種著色劑的紡織品、服裝和皮革制品在歐盟市場上銷售。
浙江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介紹,上述羊皮革貨值4.5萬美元,由進口原料皮加工后準備出口到捷克。該局抽檢發現服裝中偶氮染料大于30ppm歐盟要求,該批服裝已被禁止出口。“這再次暴露個別企業,并未對歐盟的標準給予重視。實際上,歐盟制定的這些標準已成為對紡織品服裝的最主要的貿易壁壘,”浙江檢驗檢疫局有關人士透露,上述有害芳族胺的含量超過30ppm的服裝即便出口至歐盟,也會被禁銷售。
浙江是紡織品服裝出口大省,去年出口額達到108.1億美元,占全國的22.3%。僅去年1—4月份的抽檢顯示,雖然禁用偶氮染料的檢出率有所下降,但真絲服裝面料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情況突出,禁用偶氮染料的13塊服裝面料品種中,有12塊為真絲服裝面料。
有關人士透露,事實上,進口服裝的安全性也并不樂觀。去年6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專項抽查結果表明,進口紡織品和服裝在安全衛生等項目方面的質量問題較為嚴重。在對涉及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3個紡織品和服裝樣品進行的抽查中,其中,基本甲醛含量、偶氮染料、PH值、染色牢度、纖維成分等內在質量總的不合格率為45.7%。主要面料、服裝的進口國家如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均有較高的不合格率。
這說明,服裝中含有偶氮染料的危害仍然時時存在。記者了解到,去年浙江省纖維檢驗局從美國引進了最先進的檢測設備,當年4月,省纖維檢驗局“禁用偶氮染料檢測項目”通過了國家實驗室“三合一”審核認證,為保障消費者安全,服裝樣品送檢應當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