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采購紡織品的美國買家團昨天“頂風”抵杭
“特保風暴”刮不走民間需求
在上周美國連續兩次宣布對中國7種紡織品設限之后,美國國內進口商與零售商們仍“不改初衷”,如期來到中國這個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地進行新一輪采購。
昨天,由72位美國及歐洲的專業紡織品買家,15位美國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和美國海關總署等政府官員,共同組成的“美國采購團”,在杭州蕭山開元名都大酒店跟我省的300多家紡織企業進行了一對一的采購洽談。
采購團來華尋求合作
據這次美國買家杭州采購洽談會的主辦方之一,杭州市貿促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美國采購團”的杭州之行,早在去年年初就已確定,因此,即使近期美方對我國紡織品頻頻設限,行程也沒有改變。
杭州市貿促會的負責人還表示,這次洽談會的規模還是受到了近期政策限制的影響。該負責人表示,原本參加這次杭州之行的買家有150位左右,可昨天到會的還不到80家。不過,這一規模的采購活動,對我省來說也是少有的。據介紹,這次的買家很多都是初次直接來華進行采購的,還有一些企業希望將海外及美國的工廠,遷移到中國并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
美國民間需求旺盛
為什么在這樣一個“敏感”時期,“美國采購團”還如期而至。杭州市貿促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其實是美國官方和民間的一種利益的博弈。
昨天參加洽談會的一位外銷員向記者表示,事實上,在紡織服裝出口領域,中國企業獲利微薄,相比擁有知名品牌的進口商、分銷商及終端零售商而言,這個行業內80%以上的利潤都是由他們分享的。比如,我們企業平均一件襯衫只有30美分到40美分的利潤。而對于普通消費者和零售商來說,自然希望能夠拿到更為便宜的產品。因此,這也是美國國內的進口商、銷售商在設限之后依然來杭參加采購洽談會的原因之一。
由于美國方面已經明確了7種設限的紡織產品,這次采購活動中雙方企業都會盡量避開這一敏感的“雷區”。昨天,一位來自美國的采購商bengray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他們主要的采購基地。而目前美國政府采取的設限政策,也讓他們非常為難。這必將會提高他們的成本。他們這次來也只能盡量繞開這7種設限的紡織品。
浙企要求價格適度上提
而就在這個采購團來杭前兩天的20日,我國財政部與商務部聯合宣布,將從6月1日起大幅度提高74種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多數紡織品的稅率為原來的5倍。
在昨天的洽談會上,記者了解到,我國這次提高出口關稅對這次洽談會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廠家在跟買家談判的時候,就直接提出了我國要提高關稅這一事實,并要求價格在原來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上揚。很多買家對廠家的這一要求基本上表示認可和理解。
紡織企業進行“瘦身”
寧波甬南針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出口中檔成衣的外貿出口企業,去年全年出口額達到了5000萬元人民幣左右,其中出口到歐盟和美國市場的占了50%左右。
“原本以為今年紡織品出口配額取消以后,我們可以大展一番拳腳了。可現在這樣子,真是想不到……”該公司副總經理林營面對目前的狀況顯得非常無奈。他說,現在,他們在美國和歐盟市場的出口額已經減少了30%,直接經濟損失達到300萬元左右。
而另一家不愿透露企業名稱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為了迎接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取消,特意添置了廠房和設備,準備大干一場,可現在時間過去還沒有半年,看來又要準備縮小生產規模了。
轉向歐美之外的國際市場
林營表示,這一次提高出口關稅肯定會提升企業的成本支出,但長遠來看,這項政策對他們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他說:“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企業主要出口中檔成衣,而出口關稅的提高,對于那些以出口低檔產品的企業肯定會是一種打擊。因此這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們的出口額度。因此,現在我們還是比較擔心特保的問題。”
林營告訴記者,企業現在能做的就是調整出口策略,即把向美國和歐盟的出口轉向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