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 紡織品出口關稅提高 遼寧服裝出口面臨利潤壓力
- 【北國網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從6月1日起,國家對2005年1月1日起征收出口關稅的部分紡織服裝產品調整關稅稅率,其中,對74種產品增加出口關稅,新增1種征稅產品。這一調整對紡織業產業鏈影響如何?對遼寧紡織業影響如何?
專家視點
劉向麗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系 博士
遼寧服裝出口面臨利潤壓力
記者從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進出口公平貿易處了解到,我省有紡織品出口業績的企業1200余家。1——4月份,遼寧省紡織品出口額為1.4億美金,同比增長13.6%;服裝出口額為5.87億美金,同比增長23.6%,可以說遼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是呈穩定增長的態勢。我國此次對74種紡織品服裝提高出口關稅稅率,的確會加大紡織品出口企業的出口成本,給包括遼寧企業在內的紡織品出口企業造成利潤壓力。
影響將在三個月后顯現
遼寧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進出口公平貿易處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提高紡織品服裝出口關稅稅率只規定了啟用期,但沒有終止期限,也就是說,從總體看,還要看我國和歐美方面針對此問題的磋商,如果雙方能夠達成諒解的話,可以隨時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對現有的貿易協議進行調整。所以暫時來看,包括遼寧在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即使有影響的話,也要在3個月左右的過渡期后才能看出來。
市場反應尚難預測
這位負責人強調,我省作為東北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大省,在磋商不成的情況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肯定要受到一定的影響,影響是大是小還要看6、7、8三個月的情況。
據初步預測,市場可能有幾種反應:遼寧紡織品服裝出口量減少;遼寧零散小企業有可能面臨市場重組和進一步優化;遼寧企業需要提高產品售價、附加值,調整產品結構;遼寧出口企業有可能在出口總值上不會有很大下滑;對遼寧企業出口綜合競爭力是一個挑戰。
是中國緩和貿易摩擦的一種積極做法
在這次出口關稅稅率的調整中,只有少數品種關稅稅率保持不變,3個品種稅率降低,而大多數品種(74種)的出口關稅稅率可以說是大幅度提高。本月,美國政府相繼兩次宣布對中國進口的7種紡織品實施特別限制措施,在此情況下,大幅提高紡織品出口稅率應該說是中國規范出口秩序、緩和貿易摩擦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做法,且并不意外,在業界已經討論很久了。
有利于促進中國服裝走品牌之路
國家大幅度提高出口關稅稅率,也給服裝生產出口企業一個反思的機會。實際上包括遼寧企業在內,雖然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幅增長,在歐美、日本等國外市場所占的份額很大,但擴大出口的潛力卻不大。
雖然短期內,確實會給服裝出口企業帶來損失,一些中小、靠壓價生存的出口服裝企業面臨生存的困難和選擇;但從長遠來看,將有利于促進出口服裝企業的技術更新改造,改善出口結構,走出低水平的擴張,走上品牌道路;將有利于規范出口秩序、促進外貿服裝企業長遠的良性發展。
服裝轉內銷將使國內消費者一定程度受益
另一方面,對紡織品服裝提高出口關稅稅率還是有利于國內市場的供應的。商務部也提出要逐漸使國內紡織品服裝市場由低質低價——中質中價——高質高價。目前,國內市場的紡織品服裝價格已經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但中低檔產品已趨于飽和,部分企業出口受阻,必將轉向國內生產,既而將加速商務部提出目標的實現步伐,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終還是會因此而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