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營銷鋪就市場突圍之路
市場淡季來臨,企業謀求突圍
今年的縫制設備市場曾經隨著春天腳步的臨近而一度升溫,但市場的熱度卻并沒有隨著氣溫的升高而繼續攀升。和以往一樣,過了3月份市場便一路走低,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并沒有帶來縫制設備市場“季節”規律的變化。旺季過后,企業還是得繼續面對市場的慘淡。對于品牌力量和研發實力都相對落后的一些國內設備企業來說,不妨暫時擱置打造強勢品牌和研發高端設備的奢望,畢竟這兩者靠的是長期的積累,而非朝夕之功。與其鉆牛角尖,企業不如再認真思考一下如何走出一條產品差異化的道路,來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利潤空間的問題。
客觀地說,目前要想在產品本身上實現真正的差異化,困難相當大的原因:一是許多生產廠家不具備這樣的研發能力;二是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未必有大量的市場需求;三是在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被稀釋的前提下,輕易地開發新品可能會導致成本增加,最后失去價格優勢這個最鋒利的武器。因此,真正的差異化只能體現在營銷上。2004年,雖然整個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來自市場的壓力更大,競爭的手段更加豐富與高明,但是,正是在這樣的市場洗禮下,縫制設備行業的營銷仍然出現了令人眼亮的新看點:差異化營銷。
以先行者為榜樣,實現差異化發展。
同質化一直是縫紉機行業的一道硬傷,造出來的普通型設備從功能、外形、質量都相差無幾,根本談不上什么利潤空間。有一些企業的經營存在著一些誤區:片面地強調產品本身,而不去從其他方面尋找自身的優勢,最終只能成為別人的陪襯。其實,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賣點。可喜的是,有一部分的廠家已經培養起了自己的差異化特征,有的企業甚至發現并確立了自己的差異化發展方向。
在這一點上,中捷公司在行業內是做得最成功的。一直以來,中捷公司給人的印象就是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產品,中捷公司將大量的精力放在產品的品質上,經過多年來的積累,其產品品質得到了市場的公認,并已經成為公司獨一無二的賣點。10年來,中捷一直以注重品質著稱,幾乎所有的對外宣傳口徑,全部統一到品質這個核心訴求上。創建10年來,已累計生產工業縫紉機100余萬臺,用戶遍及全國各地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總資產已達8億多元。
另外,差異化做得比較成功的還有杰克公司。在行業內只要提到“學習型的企業”,人們就會立刻想到杰克。經過多年來的積累,“學習型”企業快速發展,這就是“學習”換來的“回報”。
遺憾的是,國內像這樣的企業并不多。企業要意識到,消費者要買的不僅僅是縫紉機,而且是縫紉機所附帶的附加值。
現在行業內的廣告宣傳其內容多半都是產品及功能的圖片與文字的堆積,從中看不出產品任何與眾不同之處,又如何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資金和技術積累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保持并擴大市場占有率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因此,企業必須致力于發現并培養自己的特色,以體現自身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