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縫機擰上螺絲?--高級“藍領”培訓須重視
縫機企業的擴大,除了體現在公司規模上,還必須擁有大量的既懂技術又會操作的“藍領”人才。可現在我們的縫機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要生產一流的設備卻缺少一流的高級技術工人。
“一流的設備,二流的管理,三流的產品”已經成為行業內的通病。一些縫機企業對此頗感委屈,沒有與一流設備“匹配”的高級技術工人,怎么生產出一流的產品?近年來,中小型縫企的這種感覺更是愈來愈強烈,不少企業甚至因為缺乏高級技工而只能忍痛放棄國外訂單。
高級技術工人的缺乏在我國的制造行業中是個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有數據顯示,在世界發達國家技術工人中,高級技工一般占40%,而在我國的技術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僅占5%,不少企業的一線工人都只能以稍加培訓的外來民工為主角。很多縫企都是通過自己開辦的培訓班,通過幾十個課時的技術課來提高縫紉工的技能。這樣的結果是學習沒有系統性,學徒只能照搬照學,發揮不了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令人欣慰的是,這一現象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前列。學院把人才培養與浙江打造先進制造業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在專業設置上緊跟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寧波高新區內許多企業也建立了長期合作辦學關系,按企業需求“量體教學”,實行訂單式培養,到目前已向高新區企業輸送了一大批急需的技工人才。3月12日,來自浙江臺州的寶石集團和寧夏服裝服飾業商會攜手合作,正式成立了“寧夏服裝服飾業商會寶石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寶石集團還捐贈給學校61臺共計20多萬元的各類縫紉設備。此次辦學活動,是寶石集團促進東西部橫向聯合、上下游縱向聯動,實現共存共贏的目標的重大舉措。既幫助解決了西部地區富余勞動力就業難的困境,更重要的是緩解了全國普遍存在的服裝企業用工緊缺的嚴峻局勢,是一次一舉多得戰略之舉。
我們縫企所需要的高級“藍領”,是既能動腦筋又能動手的縫機人才。從專業技校畢業的人才與非專業畢業生相比,既有厚實的理論知識,又有更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專業院校經常將縫企一些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請上講臺,手把手地給學生做示范,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跟得上企業技術的進步。
誰擁有高級技術藍領,誰就擁有中國制造業的明天。從目前來看,要突破“高技能人才短缺”這一瓶頸,和企業通力合作的縫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無疑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