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中開服裝店 創意令她每月收入過萬
- 在重慶的江北商圈,有一棟名為“北岸星座”的新興寫字樓。倘若你站在它底部大廳的標示牌前,你就會驚異的發現,在各種各樣的公司和工作室的標牌中,一個名為“曖媚”的時尚服飾店格外引人注目。服飾店怎么開到了寫字樓?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家服飾店,是屬于一位年僅24歲的美麗女孩。 查閱最全面的金融(銀行、保險、證券、外匯、農信社、城商行、外資銀行)信息和最有價值的金融資源請登陸中國金融資源總庫
創意的開店,帶給她的是每月過萬元的收入。
下海創業 拒絕一眼望到頭的沉悶
趙麗曉就是“曖媚”服飾的主人,一個典型的重慶女孩,美麗的外貌再加火一樣的性格。大學畢業后,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她進入了政府機關,成為一名普通的公務員,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傳說中工作的巨大壓力仿佛也與她無緣。
可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并不是趙麗曉的選擇:“我明顯天生就是屬于坐不住的人,當公務員,天天對著文件發呆,這樣的生活怎么可能適合我?要我看啊,我寧愿做導游,能夠全國各地到處跑,要不然就是推銷,那也很有成就感。”
現實的工作當然不能讓這個充滿活潑天性的女孩滿意,于是,“心在曹營身在漢”的她開始規劃屬于自己的生活。
創業的想法來自于一次旅行大采購。在沉悶的環境中工作一段時間之后,趙麗曉決定利用“十一”長假好好慰勞一下自己,她選擇了飛到香港。在這座東方時尚之都里,本來就酷愛打扮、追求時尚的趙麗曉就好像是進入了一個購物天堂,各種新款的流行服裝、各種新奇的小飾物,讓她流連忘返。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了逛街上,回重慶時,光采購的服飾就托運了幾大包,而這,幾乎花光了她以前積攢下來的所有薪水。
可回到重慶,問題又來了,公務員的特殊性質,限定了著裝。許多個性時尚的衣服都不能穿到單位去。愛美的趙麗曉不免有些郁悶:難道就讓這些衣服白白閑置嘛?沒辦法,她只好打電話約來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們能否挑走滿意的衣服。
意料之外,僅僅三五個朋友就把趙麗曉帶回來的衣服瓜分得干干凈凈,“她們都可高興了。為什么呢?很簡單,因為這些款式都是當時最流行的嘛。”挑完衣服的朋友們不僅按照衣服的原價給了錢,而且還大叫便宜。一位朋友甚至挑到一件和自己已有的絲裙一模一樣的款式,而價格,僅僅是在重慶高檔商場的一半。
“當時她們就對我說,有機會一定讓我再去香港給她們帶衣服。也就是這句話,打動了我。既然兩地價差這么大,為什么我不能自己做做服裝買賣呢?”
說做就做,性格如火的趙麗曉馬上開始考察重慶的服裝市場,她發現,因為要經過很多中間環節的周轉,許多品牌的衣服在重慶的售價都貴得離譜,而在香港,即使在最普通的商場購買,也僅僅開價1/2到1/3。
這是一個機會。趙麗曉下定決心,要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服飾店。于是,在成為公務員六個月之后,她辭職了。
獨辟蹊徑開在寫字樓的服飾店
“既然要開店,那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趙麗曉暗自在心中定下了這樣的標準。也正因為這樣的標準,她把自己的服飾店選擇在了寫字樓,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鋪。
“為什么要開在寫字樓上?因為我覺得好的服飾店,依靠的是自己的特色和品味,而不是地段。酒香了就不怕巷子深,真的有自己的東西,開在什么地方都無所謂。就像我自己,也常常去很破的一家小店吃東西,就因為它的味道。另外一個,寫字樓的租金和商鋪比起來,也要便宜很多。”
開店之初,趙麗曉每樣事情都自己親自動手,從寫字樓的選擇到裝修的格調,從服飾的選擇到店內家具的搭配,她把自己多年在時尚方面的經驗和感覺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這個藍色格調的小空間在她手中誕生了。藍色涂料粉刷的墻壁,顯出一種平和的寧靜,粉紅色的展示臺柜襯托出青春的觸覺,還有紅色的手指沙發、放在房間一角堆出心狀圖樣的時尚雜志……各種裝飾都透露出時尚和青春的氣息。
在確定整個服飾店的基調之后,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服飾商品的選擇。在這方面,趙麗曉有她自己的看法:“第一,一定要是好牌子,女生買東西,還是很看重這個的;第二,一定要是有特色的,即使是好牌子,也不能保證件件經典;第三,我還要一些別的地方買不到的東西,這才是鎮店之寶嘛!”本著這樣的思路,趙麗曉又飛香港,在精挑細選兩天之后,回到重慶,用帶回來的絲裙、吊帶、牛仔褲、小飾品,把自己的小店充實了起來。
然后,開門迎賓。
創意經營 打開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