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紡織服裝行業依然看好
今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48.54億美元,同比增長30%。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長81%,對歐盟出口增長70%,出口高增長引來歐美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設限的呼聲一片。美國將啟動針對中國三類紡織品進口的保障程序;歐洲紡織服裝業組織向歐洲委員會申請,對中國進口的12類產品啟用特保條款。
配額取消后“提閘放水”式的沖擊是短期的、正常的。下半年這種“提閘效應”的短期沖擊將減緩,引發歐美等大規模啟動特保調查的可能性不大。與配額全面放開相比,特保設限影響是微小的。歐美重新設限的影響不過十幾億美元,而配額取消要釋放出上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特保設限是限制程度最輕的措施。它的實行有一個時滯期;它不會造成限制類產品出口下降;它的約束時間較短為1年,到2008年末作廢。
歐美內部不同利益群體的相互制約影響特保實施。與生產商不同,歐美貿易商和消費者組織反對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設限。歐美的限制措施會阻礙紡織業的出口速度,但客觀上有利于糾正行業低價競爭,改變靠浪費資源和犧牲工人福利換取出口的增長方式。
從長遠發展看,國內市場是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依托。2005年國內市場衣著類消費復蘇明顯,7.6億農民收入的增長將為紡織工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