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紡織服裝板塊謹慎出手
- “現在的形勢撲朔迷離,我們捉摸不透啊。”電話那頭,傳來錢水根的一聲嘆息。作為愛夢妮亞服飾杭州有限公司副總,錢水根向記者大吐苦水:“我們企業原有產品中近1/3屬歐盟設限的紡織產品類別,進入五月份以來我們幾乎每天都有單子在撤,新的歐盟市場上的大單子又不敢接,該月份的業務量比四月份銳減了30%。”
隨著歐美相繼對中國紡織品設限,蕭山紡織企業普遍感到了一股寒意。雖說國家決定從6月1日起取消81項紡織品出口關稅,但很多企業在謹慎樂觀中,仍表示了諸多憂慮。“企業的擔憂來自兩方面。”蕭山區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趙云新分析道,一方面是歐盟、美國對中國紡織產品的設限;另一方面是國內政策的變化。比如人民幣升值問題、出口退稅稅率調整等,這些問題還沒有一個明晰的方向。
富可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蕭山服裝出口的“大戶”,90%以上的產品出口歐美市場。去年該企業出口形勢一片大好,銷售收入達到了23億元,在中國服裝企業中排到老八。今年年初企業曾樂觀地表示,今年企業銷售收入可達35億元。“我們不敢貿然接單,以前的老客戶到印度、越南下單子去了?,F在企業已派業務骨干到歐美市場摸情況,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企業總裁辦主任朱有法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今年受此影響,我們能達到去年的量就不錯了。”
蕭山紡織商人素以市場嗅覺敏感著稱,他們的普遍憂慮并非多余。據了解,蕭山共有400多家服裝企業,其中70%的企業以出口為主。而企業自營出口至美國市場的占到了40%左右,出口至歐盟市場的占到了20%。自從去年取消配額制以后,蕭山紡織化纖出口量猛增。從今年1至4月份的統計報表來看,蕭山服裝、紡織品、羽絨與制品等企業的出口量,增速分別達到42.39%、68%、20.4%。“如果像歐盟、美國提出的,出口增速超7.5%的部分紡織產品要設限,這對蕭山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可以說是全方位的。”該區外經貿相關負責人說。
然而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形勢下,蕭山紡織化纖企業卻反應不一。有的企業未雨綢繆,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商務部近期確立了160多個重點出口扶持品牌,蕭山化纖紡織行業的名牌“北天鵝”、“富可達”名列其中。有部分靈市面的企業,早做準備,如今接單格外謹慎。還有部分企業存有僥幸心理,他們不考慮目前日益加大的風險,仍涉險接單。
對于紡織服裝企業,區外經貿局外貿科科長趙云新提到了“三個調整”:一是調整產品結構,多生產一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的產品,規避設限的敏感產品;二是調整市場,開拓南美、中東及其他亞洲地區等新興市場;三是調整貿易方式。蕭山80%的紡織服裝企業是搞一般貿易,現在企業應多搞來料加工貿易。同時要開拓內貿市場,學會“兩條腿”走路。
更可貴的是,蕭山區政府和業界并不僅僅著眼于如何撐過眼下的難關,而是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上周,蕭山經濟部門出臺了《蕭山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04年—2010年),提出了諸多政策與措施。其中包括多層次推動產業鏈各環節的關聯度,尤其是圍繞服裝面料需求而開展的上下游一體化開發;繼續大力推進產業集聚工作,全方位引進服裝企業進入產業園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保持服裝制造環節的企業品牌優勢,塑造服裝制造的區域品牌優勢,適度采取合資合作建設名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