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瓶頸制約服裝業發展
- 去年,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已經超過1100億美元,廣東省作為我國的紡織服裝業大省,去年的出口額約占全國紡織品服裝業總產值的10%。目前,廣東的紡織服裝類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萬家。據廣州太陽城人才市場副總經理曹亮介紹,僅僅在增城的新塘
鎮,就聚集著3000多家牛仔服裝企業,牛仔服裝出口總量占全國的7成以上。
但在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前景一路看好的情況下,幾乎所有本土服裝企業都切身地感受到了“人才瓶頸”的嚴重制約。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優秀的服裝設計類人才和高素質的打板師、紙樣師,不僅已經成為珠三角各地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才,還成為獵頭公司爭相“挖角”的人才資源。廣州一家獵頭公司的首席顧問朱先生告訴記者,東莞一家港資服裝企業,曾經開出年薪30萬元以上的高薪來挖一位熟練的紙樣師傅。那些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經驗豐富的服裝設計師,月薪大多在5000~30000元之間。而頂尖的服裝設計師,年薪高達100萬元以上的早已經司空見慣。據稱,東莞虎門的服裝某企業,就曾經以300萬元年薪招聘頂尖的服裝設計師。
“我們可以把最新款的名牌皮具模仿得如假包換,卻設計不出富有靈感的原創作品,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服裝業的發展。”廣州白云區一家外資制衣廠的雷先生認為,“設計是服裝行業的根本”,而優秀服裝設計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內地紡織服裝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介紹,目前廣東服裝設計行業最缺乏“那些具有多年經驗、能夠充分了解和把握國際服裝市場潮流的服裝設計師”。而廣東聯泰制衣集團人力資源部楊小姐認為,要振興廣東服裝業,首先應該培養高素質的服裝設計專業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