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1~4月份全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概況
- 據海關統計,今年4月,全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104.4億美元,同比增長15.3%。其中出口88.7億美元,增長16.6%;進口15.7億美元,增長8.7%。1~4月全國紡織品服裝累計進出口363.9億美元,其中出口312.7億美元,同比增長18.4%;進口51.1億美元,同比增長1%。
累計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進入2005年后,我國紡織品服裝各月的出口在一季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動,由于設限預期和春節等因素影響,3月份一反前兩個月30%左右的快速增長勢頭,當月僅增長了3.4%。4月份出口也僅增長16%,使前4個月的累計出口增幅比一季度末時又下降了近1個百分點。
進口單月增幅逐步擴大,4月份進口15.7億美元,同比增長接近9%,使累計進口扭轉了自2月份以來的下降局面,恢復1%的增長。
占全國貨物貿易的比重明顯下降1~4月,全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實現累計順差261.6億美元,增長22.5%,為全國貨物貿易總順差的1.2倍。
盡管紡織品服裝仍是全國貨物貿易實現順差的主要商品,但其所占的比重卻連續下降。1~4月,紡織品服裝進出口額占全國貿易額的比重僅為8.8%,其中出口占14.3%,進口占2.6%,較去年全年分別下降了0.9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順差與全國貨物貿易總順差的倍數也從去年全年的2.4倍縮至1.2倍。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勢不減國有及國有參股企業出口95.5億美元,占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30.5%,在歷經了前三個月的增長后,國有及國有參股企業的出口在4月份出現下降,但降幅不大,僅有0.4%。三資企業出口112.8億美元,增長19%。民營企業出口104.3億美元,繼續保持40%以上的增長,出口占比達到33%。
國有及國有參股企業進口繼續下降,三資企業進口增長2%,民營企業進口增長33%。
日本超過歐盟重新成為我國最大出口市場,對歐美出口增速并未加快
在配額全面取消的前三個月中,我國對歐盟和美國的出口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歐美分別占據了我出口市場的前兩位。但我對歐美出口的增幅并未繼續攀升,而是始終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除2月份外,對歐盟的出口累計增幅均在45%左右,對美國的出口累計增幅均在70%左右。由于我對日本的出口基數大,加上今年以來對其出口始終保持增長,使日本在4月份超過歐盟,再次成為我出口第一大市場。1~4月,對日出口54.3億美元,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7%,同比增長5.8%。對歐盟和美國分別出口50.9億美元和48.6億美元,分別增長45%和70%。其中對歐盟出口增長主要源于對原15國的增長,對西班牙、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的出口增幅都在70%以上,對東擴10國出口下降了63%。
對歐盟出口服裝和紡織品的增幅分別是49%和37%,其中增長最快的大類商品是毛制針、梭織服裝和棉紗線;對美國出口服裝和紡織品的增幅分別是81%和48%,其中增長最快的大類商品是棉制和化纖制的針、梭織服裝、毛制梭織服裝、毛制和化纖制紗線及面料。
自進口主要來源國(地區)日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進口全部下降,僅自韓國的進口微增。自歐盟和美國的進口分別增長32%和9.7%,其中紡織品分別增長24.7%和7.2%,增速較年初有大幅度的回落。
大部分服裝類商品實現量價齊升,紡織制成品增長最為顯著:
1~4月,全國紡織品出口120億美元,同比增長23%;服裝出口192.7億美元,同比增長15.7%。
紡織品中,紗線、面料和制成品出口分別增長15%、19%和33%,除棉制紗線外,其他材料制紗線和面料的出口額均實現增長。棉紗線和棉制面料的單價分別有不到10%的下降。紡織制成品中的所有商品出口增幅均超過20%,其中工業用制品和無紡織物的增長最快。服裝大類中,除毛制針織服裝的出口額下降24%、化纖制梭織服裝的單價有不到2%的小幅下降外,其他各主要商品均實現了量價齊升,化纖制針織服裝的單價增長幅度高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