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制造了童裝價格泡沫?
- 本報濟南訊一套ABC套裝賣180—190元,一套迪斯尼運動裝賣140—150元,一套天線寶寶短衣褲要120元……6月12日,記者在省城幾家商場和超市的兒童用品柜臺一逛,發現童裝價格高得讓人咋舌。
“小孩衣服比大人衣服用的布料少,款式也并不復雜,怎么那么貴呢?”記者問銀座購物廣場一童裝柜臺促銷負責人。
“以前童裝設計比較單一,如今在設計風格和流行元素方面花了大精力。而且,童裝面料絕對不能含對兒童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這使得童裝制作成本不亞于成人服裝,價格當然要貴了。”這位負責人說。
但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萬進認為,童裝市場競爭不夠充分是導致價格奇高的主要原因。據介紹,現在全省專門的童裝廠不超過十家,很多是貼牌生產。“廠商抓住大人愛護孩子的心態,童裝價格定位向成人看齊。越是名牌的童裝,利潤越大。”萬進表示,“即使沒有名氣的童裝利潤小一點,也比成人服裝利潤大得多。”
盡管是同城銷售,濟南濼口批發市場的童裝卻比商場、超市同一品牌的童裝便宜不少。濼口服裝市場負責人說,濼口和商場的進貨渠道是一樣的,甚至有些商場的服裝就是從濼口進的貨。濼口一童裝經銷商說,童裝銷售中間環節并不多,但經銷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場都拼命加價。一件幾十元的童裝到了商場,售價就要一二百元,加價兩三倍,有的嬰幼兒服裝甚至出現高于出廠價十幾倍的暴利。
盡管廠家、商家、業內人士、消費者對童裝暴利的原因看法不同,但童裝消費量仍以年均8%的速度遞增。如此巨大的市場和如此紛亂的局面,看來真要在管理上下一番功夫。
萬進介紹說,童裝行業比成人服裝起步晚,但發展很快,近幾年服裝協會在童裝設計、價格、標準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一個行業的規范管理,還需要工商、物價、質檢、稅務等部門的統一行動,才能擠出童裝價格的泡沫,才能讓“祖國的花朵”穿上既便宜又安全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