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如何將展會資源優佳應用
- CHIC展(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終于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落下帷幕,這個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時尚展會對于中國的服裝服飾企業來講,也是拓展營銷渠道與增加市場知名度的最佳時機,但在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展會以及展會相關資源方面,卻并不如人意。
眾多品牌及服飾廠商對于展會的理解更多的注重于營銷領域,參展的目的也多集中在招集渠道合作伙伴、提高市場品牌形象以及了解同類競爭對手的現實境遇。如果我們將展會進行功能分解,則會發現,除我們已知的功能外企業只是利用了極其片面的部分,更多的資源還要有待我們去開發: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展會還會具備:
1、行業人力資源的匯集功能;
首先將人力資源匯集的功能放在第一的位置,是因為展會的規模決定了企業在參展時期人力資源的規劃及投入規模,也可以說在短短的CHIC展期內將匯集眾多國內服飾品牌企業最為優秀的人才。同樣,從個人發展角度去理解,優秀人才也會在展期內觀察其它參展企業,以便有朝一日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展會期間也是企業尋求高素質人才與優秀行業管理者的最佳場合。
2、品牌個性形象的匯集功能;
CHIC展經過十幾屆的發展,其功能性與實用性也越來越明顯,參展企業也由原來以投入巨資 “蓋房子”進行品牌展示的形式向以產品功能展示與品牌個性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回歸。所以資金實力已不再作為品牌實力的唯一證明,突出品牌個性、優化展場功能、提高關注率、塑造與產品形象及定位更為貼切的展場形象成為企業吸引參觀者的最佳方法。因此,通過對各參展商展場形象的觀察與揣摩能夠更好、更為有效的為本企業所借鑒、利用。
3、營銷推廣人員的“實戰練兵”與現場培訓的功能;
往往企業在參展期間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把握客戶、把握市場,所以在選取工作人員時總會傾向于經驗老到與職位級別更高的職員,殊不知,展期雖短但在接觸人員類型及總量上卻極為豐富,也許在展會上所遇到的客戶或客戶類型比全年在辦公室或公司中所遇到的多出不知幾倍,是員工增加臨場應變能力、提高客戶對應水平、增長市場認知及快速進入工作角色的優佳途徑,也是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團隊骨干的理想場所。所以,在展期內增加對執行層員工的培養,不僅僅實現了“實戰練兵”的機會,也通過現場培訓(即老員工引領新員工)的方式,提高整個團隊的工作水平。
4、品牌經營方向的預測功能;
中國服飾市場瞬息萬變,品牌的市場經營過程中也應不斷的進行調整,以便使品牌能夠更加契合消費需求。通過與會展商所推出的參展品牌,至少我低效能名人 一個側面了解其它企業對市場的判斷。例如去年CHIC展中高爾夫休閑品牌僅一、兩家,而在本次展會中從事高爾夫休閑或類似的品牌卻猛增到10家,其它如海洋運動休閑及商務休閑類品牌也有類似體現。所以,對于進行品牌市場適應性調整或希望推出新型服飾品牌企業的來講,展會的匯集功能也可以為企業的決策提供部分的市場證明與經驗。
5、消費市場的親臨調研功能;
以在中國現階段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北京CHIC展及上海時尚展為例,除部分展會設置于產業生產密集地區外,大多服飾展會基本會在本地區的中心城市開設。因此,在展期內,除對展會中各個競爭對手進行分析、調研以及招集合作伙伴等工作外,還可以利用展前及展后的有限時間對該地區消費市場的經營情況進行實際調研。時間雖然有限,但通過實際親臨的消費市場觀察與調研,能夠較為準確的了解競爭品牌在該地的經營情況,以及該地是否合適作為本品牌進入的經營市場等問題尋找答案。
6、優秀員工變相福利與團隊“磨合”功能。
一方面,對于北京或上海的規模型展會,大多參展商都非本地企業,除部分職位較高的員工或企業領導外,多數職員不會輕易到往;另一方面,而為準備展會的相關工作,企業的參展員工大多會奔忙1-2個月的時間,展會后會形成較長的疲勞期。因此,從企業的角度考慮,可在展會后安排1-2日放松活動,即可以緩解員工在精神與身體方面的疲勞度,也可以作為企業關心員工、增加團隊交流的“福利”措施。而在展會前企業內各部門的分工合作,也可以作為企業提高部門工作效率、加強部門協作關系的“磨合”機會,為企業的協調機制與應變機制提供良好的經驗。
因此,我們可以說,展會不僅僅是企業的營銷契機,也是企業收集商業信息、提高人力資源設置、獲取品牌發展機遇的綜合體現。那么,對于一個服裝參展企業來講,如何對展會資源進行配置及利用呢?我們可以本次CHIC展為例,虛擬說明:
1、參展時間設置(以參加男裝展為例):
裝展時間:3月24-26日 參展時間:3月27-29日 撤展時間:3月29日
2、參展人員設置(以執行層職員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