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貿易順差89.9億 外貿摩擦和升值壓力可能再次考驗中國
- 6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了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根據統計,5月當月貿易盈余為89.9億美元,這個數字接近4月份46億美元的兩倍,同時也是2005年至今最大的月度盈余,前5個月我國貿易總順差已經達到300.2億美元。
有專家稱,5月份的貿易數字可能會令貿易伙伴再次感到不滿,并將給人民幣升值帶來更大的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周二的國際貨幣會議上曾經表示,“雖然中國希望平衡對外貿易,但眼下貿易順差仍可能擴大。”
根據統計,5月份除中國之外的亞洲國家外匯儲備共減少46億美元,而若將中國計算在內,市場人士認為亞洲外匯儲備反而有所增加,因為中國商務部此前有所透露,5月份貿易順差處于高位。
“這個數字將產生兩個影響,一是可能給中國對外貿易帶來更多的摩擦,二是進一步加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荷蘭國際集團亞洲研究部門主管TimCondon也稱,該數據可能會令美國和歐洲再次感到不滿。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對本報記者表示,5月份貿易順差激增的原因還有投機性資本隱藏在貿易項目下進入中國,他表示5月份是游資賭人民幣升值旺盛的一個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針對這個問題也推出了多項措施加強監管。
“在關注貿易順差激增的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關注。”左大培說,“那就是在出口增長迅速的同時,進口增長率持續低于出口。”記者注意到,最新一期的《中國海關》雜志發表文章呼吁,“中國迫切需要成熟的外貿戰略”。該刊認為,中國出口導向型貿易戰略賴以成功的國內、國際經濟關系背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分偏重出口的弊端已經顯現,采取什么樣的進口戰略已經成為重大課題。數據顯示,5月份當月我國出口584.3億美元,同比增長30.3%,進口494.4億美元,同比增長15%,而前5個月綜合來看,出口2764億美元,增長33.2%;進口2463.8億美元,僅增長13.7%。
周小川在上周二的會議上表示,中國應該擴大進口,避免出口過度膨脹,他表示這將減少貿易順差,“如果有可能,我們希望將貿易順差降至零的水平”。而貿易順差的減少,周小川表示這有助于緩和與其他國家的貿易緊張關系,并減輕人民幣盯住美元匯率的壓力。
不過,左大培并不提倡全面鼓勵進口的政策取向。他表示,全面鼓勵進口必將沖擊國內產業,但可以鼓勵在能源、原材料等領域的進口等。
外匯網站FX168的首席外匯分析師李駿則表示,匯率問題被認為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貿易順差存在比較大的時滯,數據反映的實際上是2-3月份的情況,近期政府部門一系列推動貿易平衡的措施,有望在今后幾個月的數據中顯示出來。“美國貿易赤字整體上正在得到改善,而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卻依舊增長,勢必導致其向中方施加更多壓力。”此外他認為,人民幣兌歐元長期走低導致歐洲國家心存不滿,但是隨著11日紡織品貿易協定的簽訂,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