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服裝業概況及市場優勢分析
- 一、深圳服裝業概況
服裝業是深圳市的優勢傳統產業之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深圳服裝工業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對外出口的拉動下,逐步形成了產業聚集優勢。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截至2003年,深圳服裝企業已經發展到3000余家,其中品牌服裝企業600多家,從業人員30多萬人,全市服裝工業實現工業產值400億元人民幣,服裝出口值30多億美元。
深圳服裝的市場結構以外銷為主,但近幾年內銷比重逐漸增加。目前,深圳服裝出口比值占前四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香港、日本、美國、臺灣。全行業產品外銷出口的還有韓國、澳大利亞、中東、東南亞、俄羅斯及東歐等108個國家和地區,內銷市場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北京、上海、大連等大中城市。深圳服裝尤其是女裝在設計理念、款式創新、面料選用、加工工藝、市場營銷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以總量大、品種全、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質地優等特點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得到國內外許多大中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深圳品牌服裝骨干企業有600多家,占服裝企業總數的20%。涌現出了如“安莉芳”、“馬天奴”、“桑迪絲”、“迪絲平”、“紳浪”、“菲妮迪”、“衡韻”、“瑪絲菲爾”、“愛·特愛”、“季德納”、“卡爾丹頓”、“凡思諾”、“歌力思”、“影兒”、“鄧皓”、“天意”、“城市儷人”等一批知名品牌。
深圳服裝業長期適應外貿出口和對外加工的需要,擁有比較好的紡織服裝設備,總體技術水平和加工設備水平在國內居領先地位。深圳毗鄰香港,信息靈敏、交通便捷,使深圳易于通過香港及時了解國際服裝款式、色彩、面料及國際服裝市場的變化動態,對世界潮流的把握處于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產品創新能力。
在20余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深圳服裝業涌現出一批中高級工藝師、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是他們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大多有外加工企業工作經歷,較多地接觸國外先進的理念和工藝,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深圳紡織服裝業的寶貴財富。深圳大學、深圳市高等技術職業技術學院、振西科技學院三家高等院校開設服裝系或服裝專業,再加上深圳市服裝培訓中心,深圳市服裝研發中心人才培訓部等社會培訓機構,形成了深圳市較為完善的服裝專業人才教育培訓體系,源源不斷地為深圳市的服裝業輸送專業人才。
深圳的服裝企業除了少數國有企業外,絕大多數為“三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從起步始就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和國際接軌早。國有企業政企分開徹底,民營企業政府干預少,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工藝、營銷和管理經驗,運行機制靈活,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強,適合服裝業自由競爭的需要。由于深圳服裝長期以外銷為主,而外銷產品對質量的要求又比較高,外向型服裝生產企業基本上是嚴格按照國際質量體系標準進行生產加工,總體上說,深圳服裝企業對ISO9000、ISO14000等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理解比較深,自覺運用的意識比較強。目前,產值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企業(30余家)50%左右通過或正在通過不同的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深圳市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行業管理組織――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管理經驗。目前協會的會員單位涵蓋了80%的品牌服裝企業。協會一直不遺余力地組織、協助企業積極開辟國內外市場。發揮協會和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團隊合作精神”。除了每年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服裝博覽會、交易會之外,還成功地舉辦了專業的服裝交易會―-“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今年7月是第四屆,規模和檔次已經名列國內同類展會前茅。2003年12月份還舉辦了首屆深圳國際時裝周,交易會與時裝周相互輝映,進一步繁榮了深圳的服裝市場,促進服裝產業的升級。近幾年協會及其上級主管部門十分注重深圳服裝整體形象的塑造,增強行業組織的凝聚力與行業自律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