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爾:中國走向全球品牌的希望
- 新華網浙江頻道6月15日電 (記者鄭黎 黃深鋼)眼下正當中國紡織品出口爭端硝煙四起之際,雅戈爾集團卻將其主力產品西服和襯衫向海外的銷售數量比去年同期分別遞增了120%和70%,并且運用多種策略,巧妙地避開了"設限"特保的狙擊。
在斗智斗勇的國際貿易戰中,雅戈爾人的精明、未雨綢繆和深謀遠略,又讓眾多業內人士擊櫛贊嘆。憑藉2萬元知青安置費的本錢,從蝸居于鄉村戲臺地下室的原始作坊起家,25年來,雅戈爾歷經風雨滄桑,現擁有50多億凈資產、可年產各類服務3000余萬件,成為當今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服飾面料生產出口基地。
雅戈爾演繹的是中國從農耕經濟向工業時代"丑小鴨"變"白天鵝"的神話,走的卻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尋常路。前些年,國內紡織業"壓綻、減員、扭虧"陷于低谷,雅戈爾反彈琵琶,投資20億元人民幣向服裝產業上游延伸,進軍紡織面料,眾人頗為疑惑。雅戈爾集團總裁李如成說,紡織企業"壓綻改造"是技術工藝的老化,而不是產業的衰落。目前,我們國這服裝面料的自給率僅為40%,每年要進口近50億美元,尚若國產面料自給率能提高10%,不但可為國家節省外匯10億美元,整個中國紡織行業亦可增加幾十億的利潤。雅戈爾紡織城新型面料問世后,以其高密度、精細編織及免燙、抗菌等多種功能而受中外廠家追捧,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國外一些大公司也紛紛下單。在此期間,雅戈爾斥資1億多美元,從日本、德國、意大利等世界著名服裝王國引進國際頂尖的流水線和專用設備,建成了占地500畝的雅戈爾國際服裝城。世界服裝大師皮爾?¤卡丹在參觀雅戈爾之后贊道:"我走遍了各國知名服裝企業,你們的設施、規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只有占據終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是李如成常說的一句話。雅戈爾最初走的是產銷分離的傳統模式,但在實際運作中深感原來的商業渠道舊體制束縛太多,難以適應現代消費市場。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下決心抽調精兵強將,著手打造自己的銷售網絡體系。經10年努力,雅戈爾耗資15億元,在全國建起了100多家分公司,2100家營銷網點,其中營業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的自營店有300多家。投資1.5億即將亮相的上海"雅戈爾自營旗艦店",位于"中國商業第一街"南京路上,店鋪面積達5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服裝專賣店。李如成說,在未來的四五年中,雅戈爾還將每年投入2至3個億開設大型專賣店,實現全國大型連瑣店超500家的目標。
今天的雅戈爾,從紡織、服裝到銷售終端,編織成一條長長的產業鏈,其龐大和復雜是外人難以想象的。作為一個產業,紡織服裝部門齊全品類豐富,有棉紡、毛紡、化纖、針織、印染等,每一項都有著自己復雜的工藝技術和人才、原輔材料等一系列具體要求。至于遍布全國和海外的銷售網絡,不僅僅是產業內部的細化,更是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打通整合。現雅戈爾擁有達2萬名員工、20余家獨立法人公司、130余家分支機構,其體系囊括眾多的產業和生產要素,環環緊扣,并且又都是可以獨立開放的,據稱,這樣龐大的服裝企業王國,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做大以后如何繼續保持活力和沖勁,是中外企業都會遇到的一個坎。2003年起,雅戈爾投資5000萬元與中科院合作實施數字化工程,通過現代化網絡平臺將海內外、全國各地的生產、經營、科研等各種數據匯總一個平臺,整個運作體系如臂使指,反應靈敏。李如成說,沃爾瑪的信息庫超過美國國防部,雅戈爾憑藉自身獨特的運行機制和高科技手段,也可以使企業既能穩步發展又能充滿活力。如通過信息化技術,雅戈爾已開發成功異地量體裁衣,在北京、上海甚至國外,只要將顧客數據輸入電腦,經過技術合成,總部基地即可制板生產。雅戈爾工程師說,此項技術原來是從日本引進的,但經本土化改造后,比日本還先進。
雅戈爾人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讓中國普通消費者也能享受國際一流的高科技產品。早在1994年,雅戈爾就從日本引進HP襯衫免熨工藝,此項產品面市后,在國內襯衫行業掀起了一股免熨熱潮,同年雅戈爾棉免熨襯衫被國家科委等部委聯合評定為我國襯衫行業第一個國家級新產品,此后,雅戈爾在提高自主開發能力的同時,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工藝新產品,奉行"拿來主義"為我所用。雅戈爾從美國引進世界領先的面料納米技術,開發出擁有自身知識產權的納米VP免熨襯衫,最近被授予國家級重點新產品。在產品演示會上,雅戈爾公司的技術人員將食油、墨水等倒在納米襯衫上面,輕輕抖動,不留絲毫痕跡,全場齊聲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