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機電產品設門檻 我國出口受挫
“從今年8月13日開始,出口歐盟國家的報廢的電子電氣產品回收費將由制造商承擔,且銷售新產品不能將相關成本單獨地附加給消費者。而從明年7月1日開始,在歐盟市場銷售的電子和電氣設備不能含有鉛等6種有害物質”。鑒于日前歐盟對進口機電產品設置這樣的高難度的環(huán)保“門檻”,昨天(6月10日)下午,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緊急召開會議,向佛山140多名相關企業(yè)代表宣講如何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技術壁壘和出口大“陣痛”。
10類機電產品被設“高門檻”
據(jù)介紹,歐盟日前以官方公報的形式對外公布兩項新的環(huán)保指令,即《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這兩個指令主要圍繞“電子垃圾”的回收及循環(huán)再利用、防止部分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等問題作出詳細規(guī)定和嚴格限制。首先,在報廢的電子電氣產品回收費用上,規(guī)定回收費用由制造商承擔,而且還規(guī)定銷售新產品時,回收、處置、再生利用的成本不能單獨地附加給消費者。
同時,指令規(guī)定10類產品交流電不超過1000V,直流電不超過1500V的設備必須報廢。受限制的10類產品分別是:大型家用器具,如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小型家用器具,如吸塵器、熨斗、鐘表;信息技術和遠程通訊設備,如電腦、復印機、打印機;用戶設備,如電視機;照明設備,如熒光燈;電氣和電子工具,如電鋸、縫紉機;玩具、休閑和運動設備;醫(yī)用設備;監(jiān)視和控制裝置;自動售貨機。后一項指令則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在歐盟市場銷售的8類新電子和電氣設備不能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聯(lián)苯等6種有害物質。公報提出,WEEE指令從今年8月13日開始正式實施。ROHS指令則從2006年7月1日實施。如在歐盟市場上抽查發(fā)現(xiàn)產品不符合這些指令要求,將會被退貨、有償銷毀等。
粵機電產品出口占全國四成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鑒定監(jiān)管處副處長萬華介紹說,去年廣東出口機電產品總額為1294.4億美元,占全國出口機電產品的40%,其中出口歐盟的機電產品總額就有兩百多億美元。兩項指令涉及到10大類、約100小類的數(shù)萬電子電氣產品。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專家則表示,兩項新指令表面上看是針對環(huán)保提出的要求,而實質上是歐盟對其他國家設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此舉對佛山企業(yè)影響巨大,目前佛山市有777家出口機電產品企業(yè),其中367家出口機電產品生產企業(yè)有產品出口到歐盟。
政府將指導企業(yè)應對
與會專家指出,這兩項指令將對佛山乃至廣東出口歐盟電子電氣產品大前景造成極大的沖擊。由于歐洲的人力成本遠高于我國的人力成本,這就可能造成回收的成本接近甚至高于加工制造的成本。目前日本對相關產品的回收率規(guī)定在50%至60%,且產品不同回收率不同,我國目前也正在制訂相同的法規(guī),回收率擬訂為40%,歐盟兩指令卻提出80%的要求,顯然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