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服裝應對“美歐限制”
本報訊 (記者郭春虹)“集中精力扶持服裝產業集群發展,發揮集群效應,從而努力提高河北服裝產業的集中度,促進中小企業技術與機制創新,是我省應對不利大環境的基本要素。”6月16日,河北省服裝行業協會邀請國家發改委、中國服裝協會的專業人士與我省的服裝企業共同探討“突圍”之路。
在美國和歐盟相繼對我國紡織品實施特別限制措施之后,一輪又一輪的貿易摩擦已經給中國的紡織品服裝企業蒙上了陰影,特別是給以出口為主的服裝企業帶來了重創。河北90%以上的服裝企業靠出口賺取微薄利潤,美歐的設限將是嚴峻的考驗。
在研討會上,企業和專家認為,通過這幾年的嘗試,服裝產業集群化確實可以提高全行業綜合競爭力,弱化外來不利因素。省服裝協會會長劉紅連介紹,卓達服裝產業園、寧晉的牛仔服集群地、辛集的皮衣集群地、容城的服裝集群地等都已凸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我省要抓好爭創河北名牌、中國名牌等工作,使我省的服裝產業在提高生存能力的基礎上爭取再提高創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