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三大大弊端成發展障礙
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環境中有很多適合家族企業生存的特點,所以,經過近20年的發展,民營企業中的家族式企業已經達到70%—80%。從國際上看,即使是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家族企業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聞名全球的大企業也仍然帶有家族的色彩。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系逐步發達和經濟日益全球化,純粹的家族企業只是在一些行業、一定的范圍內有著有限的生存與成長空間,已不能成為市場競爭中的真正主角。當市場變革速度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時,完全由家族成員掌控的封閉式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
弊端之一
組織機制障礙
隨著家族企業的成長,其內部會形成各類利益集團,由于夾雜復雜的感情關系,使得領導者在處理利益關系時常會處于兩難的境地。企業領導人的親屬和家人違反制度時,管理者很難像處理普通員工那樣一視同仁,這使得企業的制度因為沒有普遍的約束力而無法有效執行,這給企業內部管理留下了隱患。
家族式企業還有一個很普遍的特點是,可以共苦但不可同甘。創業初期,所有矛盾都被創業的激情所暫時緩解,但創業后的三關——分金銀,論榮辱,排座次往往給組織的健康成長造成了阻礙。當對待榮譽、金錢和權力的態度出現分歧時,親兄弟之間、父子之間都可能反目。
弊端之二
人力資源的限制
家族式企業似乎對外來的資源和活力多少有某種天生的排斥心理。而家族式企業中的外來人員因為很難享受股權,其心態永遠只是打工者,始終難以融入企業。另外,由于準以吸收外部人才,企業更高層次的發展會受到限制。正如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所說:“家族企業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會精英進不來。幾兄弟都在企業的最高位置,外面有才能的人進不來,而且一家人的思維方式多少有些類似,沒有一個突破點。在具體問題上大家又各有各的想法,要決策某件事就很難,容易耽誤商機。”
弊端之三
非科學的決策制度
決策的獨斷性是許多民營企業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證,許多企業家在成長過程中,靠的就是果敢善斷、因為抓住了一兩次稍縱即逝的機會而成功。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外部環境的變遷,生意越做越大,投資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不像創業初期那樣果敢,一兩次失誤的損失還可以彌補回來。一旦企業主的個人經驗失效,后果不堪設想。這個時候,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就顯得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