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關注中國紡織品出口
- 近期,黎巴嫩業界對中國紡織品的大量涌入感到壓力,向政府提出扶持本國紡織品發展的要求。據估計,2004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占據了黎巴嫩80%的紡織品市場,而今年同期,這一比例達到了90%。據黎巴嫩紡織工業協會的報告,自取消紡織品配額以來,黎巴嫩已經有56家紡織品工廠、作坊關閉,300工人、職員失業,黎巴嫩紡織品也因為中國產品的競爭,不斷縮小其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當地人士分析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存在著不平等競爭,中國政府對紡織品生產和出口進行補貼,人民幣匯率也被低估了很多,再者是中國勞動力的價格很低,只相當于黎巴嫩勞動力價格的1/5。
早在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黎巴嫩紡織品一直以其質量高、款式新、符合國際標準而成為黎主要的出口產品,同時,也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為了保護這一產業,黎紡織品工業協會呼吁政府采取切實措施,如:提高紡織品關稅、取消紡織原料進口的增值稅(黎巴嫩紡織品原料基本上是從國外進口)、制定紡織品進口的技術標準、對紡織品出口實行補貼等鼓勵政策、在機場設立黎巴嫩紡織品展示柜、鼓勵軍隊購買本國生產的軍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