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彌貿易順差 韓國大規模對華采購
近些年,為平衡對美貿易順差,中國方面曾多次主動向美國派出采購團。時移事易,6月16日,韓國政府宣布,為了縮小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改善韓中兩國間不平衡的經貿關系,韓將于2005年下半年先后派遣5個民間和官方采購團前往中國。韓國產業資源部表示,這是與中國商務部協商后作出的安排。
這些采購團將分別由韓國進口產業協會、汽車工業協會、大韓工商會所和韓國貿易協會帶領相關企業到中國各地進行采購活動。韓國產業資源部預估,這可望促成7.5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采購洽談。
在西安首簽700萬美元大單
今年首次采購由韓國貿易協會主持。采購行程從6月16日至21日持續6天。《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對采購團在西安的行程進行了跟蹤采訪。6月20日9時至17時,采購團在各格里拉金花飯店花園宴會廳與陜西省企業進行了貿易洽談。
韓國貿易協會金在哲會長率領的韓國企業家成立的韓國企業代表團,包含了28家韓國企業,擬采購紡織品服裝、工藝及玻璃制品、化工醫藥產品、電子電器件產品、塑料制品、鐵合金制品等。針對韓國采購團的需求,陜西省商務廳組織了全省180余家各類進出口企業(生產企業),與韓國企業開展對口業務洽談活動。期間,根據采購團確定的商品范圍,陜西省組織了15大類約200多種商品,貨值約1000萬美元。
為保證洽談活動取得確實成效,陜西省商務廳特意安排雙方企業按經營范圍分組、分時段,開展一對一的洽談,受到雙方企業的熱烈響應。
陜西省商務廳貿發處的張處長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透露,采購團在陜西省達成意向合同700多萬美元。張處長還認為收獲不止于此:“它還增進了雙方企業界的相互了解,也使(陜西省)企業對全球化的市場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采購數額仍然偏少
韓國向中國派遣采購團是中韓貿易關系迅速發展大背景下的產物。2003年,中韓領導人在會晤時確定兩國貿易額在五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但兩國今年就可以提前實現目標。如果將歐盟和東盟除外,韓國去年已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有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一月份,韓國在中國貿易伙伴排名表上又升至第三位。對于韓國來說,中國的貿易地位更加重要。1990年,中國在韓國的出口份額中僅占0.9%,而2003年躍升至18.1%。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韓國第一大出口市場。
然而,中韓貿易旺盛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貿易不平衡這個阻礙其健康發展的隱患。據韓方統計,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額2002年的63.5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201.8億美元。據中方統計,2004年,韓國向中國出口622.5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只有278.18億美元,中方逆差達344.3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