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股份流通股每10股獲4.5股支付對價
- 聚焦股權分置改革
第一份中小企業(yè)板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出爐,中捷股份(002021)今日公告稱,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八次(臨時)會議已通過了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為: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一定數量的股份作為對價,使所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獲得上市流通權利。流通股股東按照每10股獲付4.5股的比例取得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股份。此外,公司根據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了增持、交易或轉讓限制等承諾。
方案公布,在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后的兩個月內,若公司股票的二級市場價格低于每股人民幣4.33元(若此間有派息、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等除權事項,應對該價格進行除權處理),則非流通股股東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社會公眾股股份,增持數量不超過1000萬股,增持股份的資金為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同時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諾在增持公司社會公眾股計劃完成后六個月內不出售所增持的社會公眾股股份,并按規(guī)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全體非流通股股東承諾,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獲得上市流通權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方案還對公司的外資非流通股的流通進行了規(guī)定。中捷股份股東佐藤秀一所持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為外資股,因實施本方案而涉及的該部分外資股之流通事宜須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在股權結構變化方面,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后,蔡開堅及其關聯人直接和間接持有中捷股份45.58%的股權,仍為中捷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本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