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同意全面檢查給予貿易伙伴的關稅減讓
美聯社布魯塞爾6月23日消息:歐盟政府周四同意全面檢查給予貿易伙伴的關稅減讓,放寬對亞洲海嘯受災窮國的出口限制。
協議提高了發展中國家所有產品的歐盟市場優惠準入,從泰國的小蝦到斯里蘭卡的紡織品。這是6個月前發生海嘯之后達成的協議。該協議本應該在早些時候獲得通過,但個別國家反對放寬紡織品的市場準入,因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進口已經不斷增長。
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在一份聲明中說:“ 這是我們單方的最重要的貿易發展工具。它的中心點是歐盟給予最需要國家的貿易優惠,包括亞洲海嘯重災國家。”
新規定的執行時間為2006年-2008年。
歐洲紡織大國意大利和葡萄牙一度阻止簽署協議,他們要求曼德爾森首先處理來自中國的紡織品進口激增問題。布魯塞爾和中國本月初就抑制紡織品進口激增達成協議。
1月份,歐盟決定加快落實新的普惠制,因此,印尼、泰國和斯里蘭卡等海嘯重災國可以享受新的普惠制。歐盟對普惠制的審查也意味著將普惠制納入世貿組織規則,據說當前的制度違背世貿組織的貿易規則。
新的普惠制以三種關稅體系取代五種獨立關稅體系,其中一種體系提高了72,000種商品的市場準入,前提是生產這些商品的國家必須遵守國際人權法、環境和勞動標準。這些國家還必須反對毒品交易。但新制度限制部分農產品的進口。2003年,歐盟普惠制框架下的進口總額為520億歐元(630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是即將失效的老普惠制的最大受益國,兩國將損失部分市場優惠準入,而更加貧困國家將獲得更多的歐盟市場準入。任何商品所占歐盟市場份額超過15%的國家將不再享受普惠關稅。紡織品的進口限制收得更緊,設定的市場份額上限為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