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美國欲封關 千家紡企將請商務部與美通融
眼見輸美的紡織品將被擋在美國海關外,部分中國紡企擬向商務部緊急求援。記者日前從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紡織服裝業商會了解到,商會旗下1000余家紡企欲向商務部“陳情”,請商務部出面協調,以保證運往美國途中的中國產品能順利清關。
商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企業正醞釀向商務部提出三條建議:首先是盡快公布“特保”產品的出關數據,以此指導廣大紡企及時停止發貨或生產;對已離開中國海關、正在前往美國途中的產品,政府應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企業,以確保貨物的順利清關;對已到岸但超出設限額度而無法清關的產品,建議商務部同美方協商,采取預借2006年度配額數的辦法,以減少中國紡企的損失。“此次聯名上書,是希望商務部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出手相助。”
對于這三條建議,接近商務部的人士告訴記者,商務部外貿司司長魯建華在近日南京會議上表示將盡快公布“特保”產品的出關數據。但該人士認為后兩條的操作性不強,“美方的‘特保’程序甚為嚴格,對封關后仍在運輸途中的產品很難通融。”至于借用明年配額,由于中方一直不承認“我產品對美造成擾亂”并強烈反對美方的單方設限,因此提出“明年配額”之說反而變成作繭自縛。
據美方程序,對已到岸但無法清關的產品,美方將在配額期限結束后的次月開始,每月放配額5%的數量入關,但此前貨物將寄存于美方倉庫。
業內人士表示,紡織品單價低卻占地方,因此在美方封關后,無論是在運途中折回或是將已到岸產品寄放于美國倉庫,紡企都將損失慘重,“運費和倉儲費遠高于貨物本身的價值”。
目前,在美國的“特保”大棒下,7類中國輸美產品的配額正被紡企加快“消化”。據美國海關統計,在5月23日至6月22日的一個月內,棉針織襯衫、棉制褲和內衣的配額使用比例分別達到56.8%、58.3%和54.6%。
“這還不包括那些在運輸途中的貨物,目前看來,這些本該用至今年底的配額最快在7月初就會用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近期我們一直在提醒企業,由于配額使用太快,棉制褲等三類‘特保’產品目前已不宜再出貨,否則企業將受損失。”該人士指出,6月20日前后海運出關的產品未必能趕在美方封關前到達,“很多企業已不惜成本動用空運,以求貨物及時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