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并用相機而行 美國遏制中國有四策
美國的對華政策,從長遠看,肯定是以遏制中國的崛起為基本出發點。遏制中國是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既定方針,也是國際政治的規律性現象,不必大驚小怪。一個國家的崛起,必然牽動國際格局的變化,引起其它大國的警覺,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而實施遏制是最本能的一種應對戰略。但是,如何遏制以及能否成功實施遏制,則取決于很多因素,絕不是美國所能左右的。作為一種對外戰略,遏制別國并不是“免費午餐”;作為遏制方的美國也要付出代價,消耗資源,而且最終不一定達到目的。
不同策略交替使用
正因為遏制中國需要付出代價,美國就不得不謹慎行事,更不會采取孤注一擲的對華政策。在以遏制為主的總體戰略框架下,美國實際上還有著階段性的政策目標。從近年來的動向看,美國近期內不會對中國采取全面遏制和封堵的政策。但是,漸進式的遏制早已開始。
從總的戰略看,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對策大致上可以從四個層次加以解析:一是以政治為手段,分散中國的精力,拖延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的崛起制造麻煩,如利用民主、人權等問題,對中國進行妖魔化,在中國內部制造不穩定因素等;二是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包括在中國周邊地區建立戰略包圍圈,對中國展開心理圍堵,引誘中國走上軍備競賽的歧途,從而拖垮中國或拖延中國的發展;三是利用經貿、匯率等經濟問題對中國施壓,以所謂的“國際規則”苛刻地規范中國的行為,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四是作為最后萬不得已的選擇,對中國實施間接或直接的軍事威脅。
虛實并用相機而行
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目前還處于密切關注、相機而行的階段,沒有最終明確將實施哪一種對策。對美國而言,未來恐怕都會本著“相機而行”的精神應對中國的崛起,也就是說,不同時期、針對不同的問題將采取不同的對策。由于對華遏制充滿風險,美國不會輕舉妄動,而是注意不同對策的交替使用,如果使用的對策“過火”,不僅對美國代價太大,而且還達不到目的。
從近一個時期看,美國采取了虛實并用的方針。所謂虛的一手,就是夸大中國的軍費開支和軍事力量,散布“中國威脅論”。美國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遏制中國制造輿論氛圍,為今后的“制華行動”進行輿論鋪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離間中國和鄰國的關系,惡化中國崛起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