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服裝“十一五科技發展計劃”
6月26日,在2005年中國服裝年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就服裝行業的發展進行“十一五科技發展計劃”的討論。討論將有利地推進服裝信息化發展的進程,推動中國服裝信息化向國際的接軌。
現狀信息化水平處于初級階段
近幾年,服裝產業在技術創新和企業信息化方面有長足發展,但總體上我國服裝企業科技水平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據統計,真正實現CAD、OA、MIS系統的服裝企業占全國服裝企業的比例不足10%%,已實現ERP系統的企業僅為0.3%%;在生產方面的在線控制、在線質量檢測和控制、自動化生產過程控制以及電子商務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較差;我國三維CAD的設計至今沒有進行有效研制,可能使服裝行業在未來的網上傳輸定制、計算機集成制造等方面落后于國外;綠色環保服裝、功能性服裝等高技術產品的開發和研究落后,致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很大。
問題信息化普及率低
目前,服裝企業科技水平主要存在信息化普及率低,導致管理及流程模式不能與信息化技術軟件和系統軟件相匹配。據了解,具有服裝專業知識的信息化人才深入參與信息化軟件的設計和運營過程嚴重缺乏;服裝信息化服務往往還局限于向企業出售所謂以不變應萬變的現成軟件;服裝企業的層次參差不齊,對科技應用的要求有很大差異,服裝科技的個性化服務和深化服務跟不上;服裝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組織機構模式、產業流程模式落后,不能和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軟件、管理系統軟件相匹配。這些因素導致服裝企業的信息化過程屢現失敗先例,從而削弱了服裝企業信息化的信心和積極性,嚴重制約企業的信息化改造,致使服裝企業信息化普及率低。
未來 信息化成為發展趨勢
隨著“后配額時代”的到來,服裝產業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化市場,國內勞動力成本不可逆轉的提高,品牌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包含文化、時尚等因素的差異化優勢在市場競爭中日益增強,競爭將更加激烈,快速反應能力的強弱成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標尺,而快速反應能力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服裝產品過程信息化成為發展趨勢:健康、安全,具有環保、功能性質的服裝成為未來的消費趨勢。從國內外技術趨勢看,采用服裝CIMS系統可以改變服裝企業傳統的設計方式、制造方式、營銷方式和經營模式,集CAD、PDM、CAPP、CAM和企業管理、營銷網絡為一體,實現快速反應。
對策 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隨著產業的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許多服裝企業為提高市場競爭力,著手引進高新技術,提高企業生產技術和產品科技含量,加快信息化建設腳步。對此,有關業內人士提出,相關部門應加快服裝信息化人才的培養,采取措施盡快孵化出適合我國各層次服裝企業現狀的信息化軟件系統,突破具有實時動態的接口技術,使各個軟件基于通用系統平臺,實現無縫聯接,形成配套的企業管理系列軟件產品;同時突破三維人體測量技術,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加強服裝檢測標準、手段體系建設,加強檢測技術、檢測方法、檢測設備的研究,使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以滿足服裝CIMS要求,促進服裝產業的整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