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紡織品從普惠制中“畢業”
歐盟突破了三個月的僵局,終于在新的普惠制(GSP)問題上達成協議,印度服裝將繼續獲得優惠準入,但紡織品已經畢業。根據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GSP制度,只要受益國家的產品所占歐盟進口市場比例超過15%,將從GSP中畢業,停止享受優惠準入。根據此標準,印度服裝將繼續享受普惠制,但紡織品將從GSP中畢業。近80%的中國輸歐產品將從GSP中畢業。
印度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會長 Sakthivel 對此表示歡迎,但他說有些競爭國家獲得較大的優惠待遇依然令印度企業感到擔心,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他說,服裝的準入門檻是12.5%令人滿意,印度服裝對歐輸出所占歐盟市場比例僅在8.6%左右。
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Texprocil)官員也表示,大多出口商將繼續享受對歐輸出的優惠準入。他們指出,2004年印度對歐輸出總額42.6億歐元,服裝出口占30.6億歐元,紡織品占12.1億歐元。
像斯里蘭卡這樣的國家將獲得更多的優惠,根據新的'GSP+'激勵制度,凡被視為有效貫徹可持續發展、勞動法和良好管理等國際協定的欠發達國家均可獲得更多的優惠。
根據新GSP+制度,大約有7,200種產品在進入歐盟時享受零關稅。新的GSP+激勵計劃將乘坐直通車于2005年7月1日臨時生效。委員會消息靈通人士說,新的GSP將新增加300種產品,大多屬農漁產品。2008年之前新的普惠制不會被修改。
當前使用的普惠制于1995年生效。2003年,歐盟在GSP制度下的進口總額為520億歐元。發展中國家從1999-2003年在GSP制度下對歐輸出所占歐盟進口市場比例從33%增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