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看市場 有人歡喜有人憂
雖然今年縫機市場進入淡季比較早,但是今年的淡季并不淡。一些企業,通過產品調整在淡季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場成績,銷量比起以往的淡季有一定的增長。總體來看,今年的淡季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進口設備有大幅增長。
今年縫機業進入淡季較早,但市場供需并沒有很明顯的變化,有行業人士分析今年仍是一個“豐收”年,只是不可能是“普遍豐收”。有品牌、有規模的大企業會有更多收獲,企、兒間差距會明顯拉開。由于需求結構產生明顯變化,因此部分產品的市場需求有所減弱,如普通型縫機市場增速明顯回落。同時,電腦車、高端特種設備、無油設備的優勢則更加凸顯,雖然巳進入銷售淡季但是市場熱度仍然不減。像中捷公司就在電腦車和特種機上贏得一定的市場,使企業在整個營銷上出現了淡季不淡的局面。
從近期市場反應看,進口設備和特種設備市場仍舊比較活躍,這也與國外企業進入淡季以來進行的一系列市場戰略調整有直接關系,比如加大售后服務和新品推廣力度,頻繁參加各種展會以及推出各種優惠政策等等。國產設備產品卻沒有明顯變化。這種狀況說明了我國縫機制造行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雖有較大的進步,但仍然處于守勢和弱勢。
淡季市場的爭奪是實力的較量,由于市場的成熟和市場需求量的減少,性價比更優的產品才能搶占市場先機。我國縫機制造業已初步形成了幾個知名企業。在2004年里經過改制重組,一些企業在經營發展上有了新的突破,經歷了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緊張等諸多不利因素的考驗,但是全行業經濟運行仍保持著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去年全行業共完成工業生產總產值280億元。
同時,我國縫制設備行業里的三資企業和民營企川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2004年不少國外知名企業擴大了在我國的投資,目前包括韓國日星、神馬等企業都在國內建立并迅速擴大了生產基地。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迅猛發展加速了我國縫制設備產業發展,也加劇了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外資企業在今年淡季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全面進入,包括先進的專有技術、工藝裝備、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管理。國內一些知名的大型企業,抓住其成本優勢和靈活的經營模式在淡季中擴大成果,鞏固市場。當然對一些弱小的企業來說,淡季
的到來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也是一個自然洗牌的過程。整體來說,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每—塊市場的爭奪都非常重要,其結果也必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