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中紡織品使法銷售商利潤大增
- 據新華社信息 法國《費加羅報》日前刊登了一篇題為《廉價中國紡織品使法國銷售商利潤大增》的文章,摘要如下:
樂凱茨公司是法國皮諾—春天—勒杜特集團的郵購商,它從1998年開始在中國設立了采購站。目前該公司在中國已擁有300名員工,但并沒有在中國開設自己的工廠。這家公司70%的貨源來自亞洲,主要是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和越南等國。剩下的部分來自馬格里布國家、東歐和土耳其。紡織品配額取消之后,大買主們可以在一個國家采購到需要的所有商品。樂凱茨集團董事長蒂埃里·法爾克·皮羅丹坦言:取消中國紡織品配額使生產廠商紛紛從東南亞國家遷往中國,其中越南損失最大。
如此說來,美國已決定、歐洲不久也將決定對某些中國紡織品重新規定配額的做法,無疑將使經銷商們再度把目光轉向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法爾克·皮羅丹毫不諱言取消配額對經銷商來說是件好事,他還對紡織品政策變來變去、讓人難以適應的局面表示遺憾。實際上,對中國紡織品重新規定配額等于是在2005年底之前徹底封鎖了中國的相關產品。樂凱茨集團正準備重新聯絡今年年初已經放棄了的供貨商。
中國產品的低價令各大銷售商興奮不已,可是這種局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法國犝氏商業連鎖集團紡織品采購部主任瑪麗—阿妮克·科利內說:“取消配額確實給地中海沿岸國家、東歐國家和孟加拉國帶來了困難,可是這一切早在意料之中。在法國,高檔紡織品生產領域的就業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她還說:“中國在紡織、制衣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從1980年開始,中國就是全世界紡織行業雇用勞動力最多的國家,如今在該行業就業的中國人高達400多萬。”
在法國有近850家銷售點的犝氏商業連鎖集團去年銷售紡織品和鞋的營業額達到4.41億歐元,占其各類商品銷售總額(燃料除外)的3.7%。該集團有350家供應商。科利內說:“市場上銷售的成衣現在已經不注明產地,消費者對此也不大關心,他們要的是價廉而又時尚的產品。”她預計法國今年的紡織品會降價10%,法國時裝研究所則預計法國今年的紡織品會普遍降價5%。
總在尋找最佳采購時機的各大紡織品銷售集團顯然應該是取消配額的最大受益者。法國制衣工業聯盟經濟和國際事務處主任弗朗索瓦—瑪麗·格羅表示:“各個環節都從中受益,只是目前商店里還沒有看到降價。”
可是據一位企業家介紹,在中國購買一件套頭衫的價格實際上已經比2004年下降了一半。其中原料平均占65%,海運的運費只占2%至3%。然而在法國,一件同樣的產品從設計到上貨架銷售前后需要4個月的時間。
為紡織和制衣業提供服務的Modsys公司董事長安妮·勒羅蘭說:“關于紡織品問題,人們聽到的很多,可是并不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