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聯手打壓中國紡織品目的是遏阻中國崛起
- 6月2日,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將抵達北京,圍繞美中不斷升級的貿易熱點問題,說明美方立場。這是美國新任商務部長第一次訪問中國。美國商務部官員稱,古鐵雷斯訪華的行程,是臨時在訪問俄羅斯結束后增加的。他將在北京停留3天,定于3日跟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舉行會談。
美國媒體估計,討論重點是紡織品和知識產權。
分析人士認為,古鐵雷斯和薄熙來這次會面,絕對不會輕松,因為美中貿易目前面臨著嚴重的考驗。其中最緊迫需要解決的,就是中國出口紡織品所引起的貿易摩擦。
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5月27日已與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通了電話。他說,歐盟希望中國對歐洲的紡織品出口維持在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期間的7.5%水平。曼德爾森日前說,任何限制
措施的目的將只是給歐洲企業多一些時間調整在配額制度取消后的改變。
美歐民眾受惠中國紡織品
從今年1月1日起,世界《多種纖維協定》終止,全球紡織品貿易壁壘隨之取消。由于配額制度的消失,使中國以及所有紡織品出口國的出口不受限制,這使得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廣大消費者能買到價廉物美的中國紡織品。
但美國政府聲稱,中國對美國的紡織品出口,已給美國紡織業造成20億美元的損失。美國紡織業界的代表、全美紡織團體協會稱,自配額制度取消后激增的中國紡織品造成了16600個美國紡織和服裝業工作機會的喪失。美國商務部于5月13日宣布將對三類中國紡織產品重新實行進口配額制度,此后緊接著又在5月18日宣布將對另四類產品采取同樣的措施,將這些產品今年內的進口增長限制在7.5%以內。
歐盟也聲稱要中國減少向歐洲出口麻紗和T-恤這兩類紡織品。要求中國現在15天內減少向歐盟25個國家輸出這兩種制品,否則將受到懲罰。歐盟的行動使中國即時暫停了向歐洲出口麻紗和T-恤。
但對美國和歐盟的服裝零售業和廣大消費者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消息。紡織品和成衣進口商們對美國政府和歐盟的決定表示失望,稱這些措施將導致服裝零售價格上漲,從而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不會對美國或歐盟的紡織業帶來實質性的幫助,因為服裝進口商們將不得不從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尋求低成本的供貨商,而不會將訂單交給成本昂貴的美國或歐盟國內的生產廠家。如此一來,美國和歐盟的普通消費者將難以買到價廉物美的中國貨,只好購買價高質次的商品。
目的在于遏阻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唯獨中國保持著GDP7%以上的增長速度,出口增長的態勢也有增無減。這使西方一些保守派政要憂心忡忡。于是“中國經濟威脅論”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