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行業急需規范的環節:創新與代理
- 如今的市場上,假冒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病,一時之間很難根治。有縫機企業老板抱怨,自己企業研發出新機器、新功能,上市不久,就被同行仿冒。對方的價格很低,也迫使他們不得不降低價格。這種假冒、仿冒的行為使得企業利潤受損。價格降低了,成本自然也要低,那么機器的品質也會降一個臺階。
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法制不健全,市場秩序沒有形成,仿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企業飛速發展,積累資本。但是長期來看,要想做一個好牌子,樹立一個好口碑,還是不得不在創新上做文章。經銷商也應該知法守法,不能一味被利潤牽著走,經營假冒偽劣產品。一旦“東窗事發”,就會給廠家在某一區域的市場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如果經銷商被處以巨額罰款或逮捕,就可能導致區域市場的癱瘓。
目前,中國的市場基本以經銷、代理制為主。產品上市的成功與否,經銷商的作用不可小覷。而代理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也困擾著生產企業。臺州一位縫機生產企業的老總告訴記者,在多數情況下,終端用戶選擇設備都是盲目的。經銷商為了賺錢,可以將不好的產品說成好的,推薦給客戶。
一些廠家為了讓經銷商推銷自己新品,給的提成就很多,也沒有像知名品牌那么多的條條框框。而知名品牌的價格比較透明,經銷商感覺名牌產品的錢不好賺,因此只要完成了規定的銷售額,就重點推銷不知名品牌的產品。經銷商的宣傳方式也很有技巧,他會在肯定知名品牌的基礎上力推其它不知名品牌。對于這些情況,生產廠家自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必然也會采取措施,多選幾家經銷商。這樣一來,亂象頓生,市場的秩序更是無從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