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下一步落腳何處
日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首屆中國民營企業質量論壇上指出,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民營經濟在保持數量擴張的背景下,一些企業已經進入了全面優化升級和提高整體素質的階段。
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發展
據統計,目前我們民營工業已經占全國工業增加值和銷售收入的40%左右,占全國商品銷售總額和商品零售總額的60%以上;2002年,全國民營企業前500家大集團的平均資產為12.9億元,銷售收入為14.1億元。廣大民營企業家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建設者,黨和國家對他們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首屆中國民營企業質量論壇上表示:現階段民營經濟要發展,必須重視科技開發的投入。
同時積極地走出去,開拓多樣化的國際市場。另外可以通過購并國外的企業,購買國外的技術提升自己的品質。還有在國外購買一些技術水平相當高但沒有市場的企業,將他們的技術力量為己所用,這樣使自己達到一個新的技術高度。
自主創新帶動企業優化升級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民營企業已進入了以品牌和創新為主導的全新發展階段。
鄭新立強調:我國經濟正處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階段,國務院強調,要通過自主創新帶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增強我們的國際競爭能力,提高整個經濟的實力。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營經濟要以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文件為契機,加大自主技術開發的力度,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比重,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政府扶持企業品牌戰略
政府要扶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完成發展階段的轉型,制定科學的、系統的品牌戰略是核心問題。但一直以來,信息和人才方面的不足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和品牌的科學規劃。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秘書長李迎豐說:“這一階段政府要積極引導企業創品牌,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形成科學的品牌發展和培育規劃,實施宏觀指導。從區域產業布局、經濟發展狀況出發,制定并落實好具有全局性、綱要性的產業發展規劃和品牌產品培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