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上工”收購杜可普之后
2005勻三7月1日,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卜簡稱上工申貝)正式宣告:上了申貝已完成了與德國FAG公司的全部股權交接手續,正式受讓FAG所持有的杜可普.阿德勒(簡稱"DA公司”)94.98%的股份。
這項備受關注的跨國并購案,歷時3年,終于告一段落。了解這一段經歷的人不勝感慨,謂之得來不易。
展望 1+1>2
德國DA公司始創于1867年,是縫制設備行業中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向來享有縫制設備行業的“寶馬”、“奔馳”盛譽。DA公司以尖端技術領先著稱,僅注冊的專利就有200多項,幾乎涵蓋了當今縫制設備所有高端技術,在世界縫制設備銷量排行榜中僅次于日本的“重機”、“兄弟”,名列第三。雖然DA公司在歐美有成熟的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
但由于其只做高端產品,亞洲市場的開發乏力,導致銷售業績逐年下滑。在全球紡織行業從歐洲向亞洲轉移的過程中,DA公司失去了先機,逐漸陷入虧損的境地。因此,以生產軸承為主的大股東FAG公司,出于其剝離非核心業務的戰略考慮及DA公司連年虧損的現實,決定出讓其股權。
“上工”是中國最早專業從事工業縫制設備的國有大型骨干企業,也是全國同行業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上市公司,擁有“上工牌”和“蝴蝶牌”兩個全國馳名商標,產銷量與出口量名列全國前茅。上工也是國內最早引進日本工業縫紉機的企業之一,標準型機種及特種機型系列非常完整。然而與國外知名企業相比,上工研發力量還顯得薄弱,核心技術缺乏,產品以中低檔縫制設備為主,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的十多位。再加上國內縫制設備行業快速崛起、實力日漸強大的民營企業,使“上工”備感壓力,迫切希望轉型。
世界縫制設備產業已經基本完成了產業的轉移,中國作為產銷中心的地位已不可動搖,縫制設備行業發展突飛猛進,正逐漸從傳統制造業轉變成為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型產業,新產品、新技術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競爭日見激烈,但是競爭依然集中在低端市場,高端縫制設備則依然是國外設備的天下。而隨著紡織品貿易后配額時代的到
來,服裝行業提升內在品質和品位的內在要求對縫制設備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上工”近幾年來在自身產業發展上,也了很多的困難與挑戰,“重復建設”的弊端、“同質化”的困擾和“價格戰”的怪圈,以及“歷史包袱”的負擔等,都要求上工申貝擺脫被動局面,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實現新的產業突破。
經過綜合分析,上工果斷地做出了“走出去”,實施海外并購和跨國經營的戰略選擇。他們決定通過收購DA公司獲取其先進技術、研發能力、市場渠道以及久盛不衰的品牌、彌補高端產品的不足,以此推動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最終實現行業突圍。
歷經3年,并購終于成功。上工申貝董事長兼首席執行上官張敏表示,這是一個“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的工程”。“走出去”跨國經營與“引進來”本地生產相結合,德國頂尖技術和中國具有競爭力的商務成本相結合,將為市場提供性價比最優的一流產品。業內有人對此評價說,上工申貝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可產生1+1>2的效應。迅速提升其國際競爭力,搶占縫制設備中高端市場,拓展歐美銷售市場,再加上本土生產和本土采購的優勢,DA原來的高端產品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亞洲市場占有率,打破由歐美、日本企業把持世界縫制設備高端市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