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設限迫使中國紡織品另辟新市場
- 海外媒體消息:面對美國的設限威脅,中國紡織公司正在努力促使出口市場多元化。寧波市一家公司經理說:“ 開拓多元市場擴大出口是我們的頭等大事。國內公司必須設立自我預警機制,如果我們只是匆忙地跟在一個個設限國家后面采取反措施的話,我們就處于一個被動尷尬的位置。”作為中國最大的品牌服裝之一,在美國對中國造棉針織襯衣和褲子設限之后,雅戈爾公司已經不再生產100%全面襯衣和夾克。
美-中之間的貿易關系越來越緊張,尤其是去年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逆差達到1620億美元之后。自2005年1月1日全球配額體制結束之后,受到國內紡織業(yè)要求終止中國出口激增的壓力,美國政府在5月份將中國的棉質襯衣、褲子、化纖內衣進口年增長幅度設定在7.5%, 理由是來自中國的進口已經“破壞了市場”。雙方舉行了幾輪談判,包括剛剛在北京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委會年度會議,但均未在紡織貿易摩擦問題上取得突破。
杭州金球紡織公司總經理金先生說:“光批評美國無濟于事。當前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是穩(wěn)定生產和市場戰(zhàn)略,把設限影響最小化。” 金說,他的公司主要對中東和非洲市場,并在加大高檔產品的生產,尤其是真絲服裝。金的公司每年出口40萬件棉質和絲質服裝,其中有大約5萬件輸往美國。公司的進口客戶包括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
自去年美國可能實施特保措施以來,中國山東一家主要紡織品出口商美達服裝公司(Meida)已經逐漸用亞麻產品取代了傳統的棉質服裝。
周一,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向國內紡織公司發(fā)出警告,暫時停止向美國出口六種紡織產品,包括棉質-針織襯衣和棉質褲子。
浙江中大控股集團歐美市場業(yè)務代表郭先生說:“ 許多紡織工廠喜歡美國訂單,因為美國訂單常常數量大,而且容易加工。但中國紡織公司必須建立一個自我訓練機制,以便更好的調整產品數量、質量和價格,創(chuàng)造有利于長期發(fā)展的國內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