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設備入手--中部服裝業尋求突破
我國服裝工業80%的產能集中在沿海省市。但近來歐美對華紡織品服裝設限,以及沿海地區緊張的人力資源、電力能源狀況,打壓了沿海東部省市服裝業產能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加快了服裝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步伐。江西、安徽、湖南、河南等省服裝業呈現出高于全國服裝平均的發展速度。湖北省服裝產量已經緊跟東部六省之后,在全國居第七位。
盡管近幾年來中部服裝業發展較快,但在全國所占的份額仍然相對較小,技術設備水平相對落后。據有關機構調查顯示,當前沿海大中型服裝企業在核心設備上80%選用國際品牌,平縫機等常規設備選用國際品牌達到2/3。而湖北地區引進國際先進設備,主要集中在邁亞、美爾雅、美島、美陽、天宇等大型企業內。武漢地區核心技術裝備采用國際
品牌的只占到1/3,采用國際品牌平縫機只占到1/5。中部地區與沿海先進地區、與東南亞國家相比,在技術設備上存有較大的差距。
武漢三迪貿易發展公司董事長羅孝春認為,中部服裝企業要想后來居上,首先,要轉變發展理念,縮小與沿海在技術裝備上的差距。過去那種拼人力資源的做法,已經行不通。那種認為投入較低價值的設備,短平快的經營思路,已經與經濟全球化、國際采購商直接對接的大背景不相適應。必須確立以先進技術為基礎,創造一個好的硬環境,吸引人才進駐,爭取有效訂單。其次,對企業發展要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在思路上要有別于常人。別人做1件衣服賺1元錢,自己能通過提高設備水平和設計、管理水平,賺取10元以上。只有造最好的產品、賺取最大的利潤,企業才有生命力,才會得到持續發展。再次,國際服裝設計、制造技術日新月異,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中部地區服裝業要以先進技術和設備,作為趕超沿海省市、以及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突破口,與國際接軌,高起點發展,努力營造后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