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業拓展海外正當時
一系列發生在中國和歐美等地的紡織品貿易摩擦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用“一波三折”來形容恐怕并不為過。中國紡織服裝業全力以赴,積極應對,作為其上游行業的縫制設備行業也正在“因勢而動”。
服裝企業應對新思路
這一系列的波折讓企業清醒地意識到,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并沒有帶來期待的春天,今后一段時間內所要面臨的貿易摩擦還將會發生。專家指出:我國紡織服裝再也不能沿用以往以低價和數量來開拓國際市場的模式,而是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走品質、品牌發展之路,提升參與國際競爭的水平。為此,有關企業應及時掌握市場動態信息,調整出口數量和結構,增加產品設計和研發等方面的投入,逐漸轉變為以技術為后盾、以品牌為依托,以質量競爭取勝的出口新格局,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品牌轉變,從加工廠向時尚發源地轉變。
此外,專家還建議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充分利用各種貿易優惠協議或自由貿易區經貿安排促進出口。如借助“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的商機,在東盟自由貿易區內設立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利用關稅降低的優惠條件,開展從中國進料的加工貿易,生產加工紡織服裝產品向歐美出口。這樣既可以擴大出口,又可規避歐美對中國形形色色的限制措施。
縫機企業海外拓市場
針對紡織服裝領域的變化,我國縫制設備行業也正在借勢發展,抓緊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不僅滿足我國服裝產業發展的內部需求,同時也在全力開拓海外市場,增加國際競爭力及應對變化的能力。
一系列發生在紡織品領域的貿易摩擦降低了服裝企業對后配額時代的樂觀預期,對縫制設備行業相應也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這并沒有產生大的震動。據了解,目前國內縫制設備市場發展平穩,中高檔縫制設備在市場上備受青睞,因為紡織服裝出口受限之后,品牌、品質已經成為服裝企業選擇設備的主要考慮。這讓國內—些骨干生產企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出口形勢更是好于往年。
業內人士分析說,縫制設備行業面對的是全球的大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市場總量不會因為一些地區的變化而受到影響。另外由于縫制設備存在一定的交貨周期,對企業會有—個滯后的影響,所以具體情況目前還難以估計。但當前不確定的貿易形勢使國內一些服裝企業正處在觀望期,投資暫緩,有可能導致國內一些出口依存度較大的服裝生產企業對原定設備晚提貨或不提貨。此外,由于近幾年,國內紡織工業的規模發展太快,一些企業盲目上馬現象比較明顯,而現在紡織服裝行業已經進入了整合期,國家的宏觀調控、貿易摩擦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一些生產企業的發展。雖然國內市場對縫制設備會產生一些影響,但是海外市場將會有更好的表現,因此企業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可謂正當時。
多年來,中國縫制設備的外貿生意做得是有聲有色,尤其是標準、飛躍、中捷、寶石、杰克、通宇等企業的海外市場非常扎實,在一些地區已經有相當穩定的市場占有率,除具有傳統優勢的常規產品以外,一些高端設備也有相當的競爭實力。目前,企業正在積極行動,加大出口力度,全力開拓海外市場,除了進一步鞏固并提高原有市場的占有率之外,也正在積極開拓新的市場。
紡織品配額取消,不只為中國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為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比如印度、孟加拉、泰國、越南等國的發展勢頭就十分可觀。可以肯定的是,在紡織品全球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前提下,我國紡織品出口受限所造成的需求缺口,將由其他地區市場的紡織品來彌補;另外紡織品貿易摩擦,讓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更快、更堅決。這必然會對縫制設備的需求明顯增加,有關人士指出,對于第三世界國家的紡織服裝產業來說,中國縫制設備的性價比優勢非常明顯,這些新興市場將為我國縫制設備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