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企業進軍歐洲要注意什么
- 配額的取消大大刺激了中國現有服裝產業大規模地投資和增長,中國的服裝制造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具有競爭力。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就成本而言.中國的勞動力并不是最便宜的(越南及印度工人的工資通常更低),但在國際上仍然是廉價的。中國服裝經營規模的擴大而使服裝企業得到了勞動力及其他方面的成本節約,如: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下,服裝從業人員的工資保持較低水平,從一個月$90美金的生產工人到一個月$2。00美金的首席設計師.中國低廉的工資水平反映在服裝產業供應鏈的每個組成部分。
但是,中國的勞動力卻更為多產和高效,令世人震驚的是它能夠以低薪水和高科技相結合形成自己的優勢,從而和其他國家競爭。
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服裝工廠從事了很多國際名牌產品的生產,國際大牌中85%的服裝都是由中國制造的。目前,勞動力成本在南方勞動密集型地區增漲較快,因此生產企業正逐漸轉移到東部投資建廠。根據最近報道的全球資源調查表明,在中國東部和南部的1 5個省的205家服裝制造商,有91%計劃通過雇用更多工人、增加設備的投入或者擴建現有廠房來增加生產能力。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出口國,是高成本國家離岸采購的主要提供商。中國服裝和紡織品的出口占國家總出口的1 7%。而這1 7%中的70%來源于服裝私企和外資公司,這些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將產品打入國外市場。隨著配額的取消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眼光瞄準歐盟市場.將歐盟看作是一個后配額時期的市場增長點.因此企業勢必會加速產業擴張。同時.中國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使得新興中產階級的人數逐年看漲,這就為服裝制造商創造了更大的國內市場。
中國服裝產品的總體質量遠高于歐洲。中國的工廠總是能夠按照西方國家的要求完成生產,在歐洲的合作方中一直享有良好的聲譽。與北非(摩洛哥)和東歐(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加工地相比,中國具有以下實力和優勢:
(1)高效率白勺生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擁有高素質的勞動力。
(2)完整的產業鏈,服裝產業密集型地區的相關行業配套相當完備。
(3)因經營規模擴大而得到的成本節約。
(4)直線性組織結構,有些中小型企業的老總就在車間門口直接管理生產。
(5)中國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大力投資。
中國企業進軍歐洲市場的課前準備
中國沒有什么在國際上知名的服裝大牌,因此.中國的制造商進軍歐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制造商應該按以下四個大方向看看自己是否準備好進軍歐洲市場。第一,制造商是否鎖定了適合自己產品的客戶。第二,制造商是否形成了一個優秀的團隊,例如:是否有產品研發、設計和熟知海外市場的專家。第三,制造商是否在海外有廣泛的人員合作。第四,制造商是否已經將公司打造的更為專業化,是否有一個出色的、定位明確的英文網站以獲取海外買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