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紡企出口目標對準非設限國家
- 自六月十一日中歐達成紡織品貿易協定起至今,中國眾多的出口紡織企業正在經歷一場心驚肉跳的“出口大比拼”,一來為了提高出口基數給自己增加配額,二來想在美國封關前把下半年訂單全部完成,這樣的“如意算盤”隨著七月十八日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緊急紅色預警戛然而止。
據美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至七月十五日,美國已對來自中國的四類紡織品封關,要求立即停止出運的分別是棉制針織襯衫、棉制及人纖制內衣褲、棉制褲子和人纖制針織襯衫。截至七月十二日,人纖制褲子、棉制及人纖制男式梭織襯衫的出運數量已分別占設限總量的百分之八十七點三八和百分之八十四點五六,已接近美國給出的設限配額,出運風險極大。
據無錫市外經委副主任龔聘介紹,近一月間無錫紡織企業與中國眾多紡企一樣,都想趕在設限配額用完之前盡量出關以爭取更大的基數并減少企業損失。但面對出運數量已達設限總量的嚴峻現實,無錫已有相當部分的大型紡織企業早在六月底之前已快速調轉船頭,另辟蹊徑,把出口目標對準非設限國家。龔聘認為,盡管損失已在所難免了,但作為企業自身而言,以一定的損失換來出口貿易的穩定和自由,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有利無弊。
龔聘同時強調,在中美尚未達成協議之前,近階段國家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已一再發出相關通知讓企業配合,但眾多紡織企業還是爭先恐后地擠在歐美這座“獨木橋”上,這樣必會導致超負荷,最終受損失的還是企業自身。無錫部分紡織企業能審時度勢,在美國封關之前就提前退出,表明企業已在國際貿易的大風大浪中礪練成熟,具備了走向國際市場的經驗和膽識。
“這個結局早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無錫紅豆集團外經部主任楊順成面對美國封關的殘酷現實,在無奈之余卻也顯得鎮定自若。他介紹說,美國配額的告罄,使許多企業的在途產品無法清關,或折回,或租用費用昂貴的美國倉庫寄放產品等待賤賣,無論是哪種形式,企業都將蒙受極大的損失。紅豆早在六月就預見了這種“一窩蜂”的局面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他們在表示憂慮和無奈的同時,已經在六月底前把下半年的出口目標轉向了日本和澳大利亞。
楊順成認為,美國封關對紅豆集團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企業長期以來倡導的打國際品牌戰略,在目前這種不利的形勢下顯現了諸多有利因素:對出口產品進行自主創新,增加附加值,及時轉變出口產品結構,通過提價來增加部分中高檔產品對歐美的出口數量;而對于歐美的配額產品,銷往非設限地區,雖然利潤會比歐美市場少一些,但總比貨物堆在美國變成“垃圾”要強上百倍。
同樣,無錫星火制衣集團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據“星火制衣”負責人介紹,企業在出口市場上實行多元化戰略,主銷市場已從原來的歐美轉向他國,今年四、五月間已成功開辟日本和澳大利亞等非設限地區,目前在花大力氣進一步拓展國內銷售渠道。對于歐美客商的訂單,企業力求把大單變成小單,長單變成滾單,這樣可以規避不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