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出口競爭力 印度擬建25個紡織園
- 7月25日,印度內閣經濟事務委員會(CCEA)批準創建25個綜合紡織園計劃,以期提高在印度紡織業在后配額時期的出口競爭力。
委員會還批準印度政府在2005-06年和2006-07年為該計劃提供的62.5億盧比的預算分配。計劃將創建25個國際化設備的紡織園,安置大約1,250個一流紡織工廠,旨在大大提高紡織品的出口規模。該計劃將為1850億盧比的個體企業投資提供方便,同時將創造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
CCEA 批準創建綜合紡織園計劃的用心是將出口服裝園方案(APE)與紡織中心基礎設施發展(ICID) 方案合二為一,形成一個綜合紡織園計劃,以期盡快受益于2005年之后國際紡織品市場的開放。
為了利用2005年取消配額的優勢,以及建設國際水平的出口設施,CCEA于2002年3月23日一致通過出口服裝園方案(APE),于2002年3月8日通過紡織中心基礎設施發展(TCID)方案,隨后,在2002年11月25日,CCE 通過了TCID方案中的規模和基金模式修正提議。APE方案將造就高檔服裝制造業出口專區,ICID 方案將更新設備,縮小現有主要紡織中心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排除生產障礙。兩個方案的宗旨均在提高印度紡織工業的全球競爭力。
根據一項需求調查,綜合計劃提議在2007-08年之前,基于有發展潛力的中心,創建25個國際標準的紡織園(包括梭織、針織、后整理和服裝縫制)。每個紡織園將至少安置50家一流設備的紡織工廠。在這些紡織園中,預期建造大約1,250家現代紡織廠,創造5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同時提高紡織品出口規模。一家專業機構將在完成一項需求和可行性研究之后確定項目地點。